第136章 第一百三十六章 柳素琴的规划。……
苏总来得很快, 如同一阵旋风般,熟门熟路的推门而入。
柳素琴刚接到消息,正要下楼迎接, 双方就在楼梯上不期而遇,跟在苏总身后的小姑娘连忙口齿清晰的解释道, “经理, 苏总说这两天肩膀有些酸, 想顺便做个spa呢。”
有人帮忙解释,苏总也只是朝柳素琴挑挑眉, 发出邀请,“一起吗?”
柳素琴从善如流:“行啊,刚好空出个双人间。”
美容院虽然是专业场所,但客户对她们的诉求或者说侧重点却有很大的不同,有些人只为了享受专业的美容器材和产品功效, 有些人则想要一个私密空间,可以沉浸式放松进去,但也有一些人带着社交的目的, 或是平日无所事事, 于是呼朋唤友来这里边消费边消磨时间, 也有些职业女性需要和同性客户找些共同话题拉近关系,以便后续更好的谈合作。
总之美容院给广大女同胞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所, 也为了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,柳素琴准备了单人间, 双人间和三人间, 并且广受客户的好评。
大部分时候,双人间以上的美容室都需要提前几个小时打电话预约,老板和股东也不能破例——总不能为了自己享受, 把里面正在做项目的客户赶出去吧,那还想不想在这行混了?
所以柳素琴才会说刚好,前脚空出个双人包间,苏总后脚就来了,这运气是真不错。
既然要享受一把,柳素琴也不急着谈正事,慢悠悠回办公室取自己的专用浴袍。
苏总同样是店里的常客,有时候陪朋友客户来体验,有时候是自己过来放松,作为VIP客户兼大股东,她当然也有专属的洗护用品,一起放在柳素琴办公室的衣柜里。
说起来,柳素琴当初装修时定制各种桌椅柜子沙发,心血来/潮也给自己的办公室搞了个酒店风,整了个可以偶尔小憩的榻榻米,还有沙发,茶几,衣柜和梳妆台,没想到这些特别的配置,勾得身边的朋友们也对她的办公室流连忘返。
是的,除了财大气粗的苏总,柳素琴的亲朋好友也纷纷成了忠实客户,起初是她在开业前送出了一批会员卡当做礼物,告诉她们拿着卡到店里,可以把所有项目免费体验一遍。
当然店里并没有这样的活动,朋友们的消费其实都是她在背后买单。
柳素琴猜测,直接说请大家来玩,很多人包括她妈,李小青母女和阿慧阿敏她们多半会不好意思,然后找各种借口避免占她的便宜,但肯定也有好奇心动的,这么一搞,剩下的人就左右为难了,也显得她厚此薄彼,所以干脆说成是免费体验卡。
都是亲近的亲朋好友,柳素琴也不介意当一次做好事不留名的活雷锋,亲友们只要拿着卡过来体验,前台会登记好信息然后从她的账户里扣费。
苏总也是一样,每次消费也都需要登记扣款。
当然她俩作为幕后老板,享受的是最高级别折扣,基本等于半价了。
这也是柳素琴不介意当活雷锋重要原因,美容院消费再昂贵,打骨折花不了多少,且每人就一次机会,又不是无限次体验卡,她还是请得起的。
既然是送她们的礼物,柳素琴也没想过要从这些亲近的人身上捞钱,大家只要玩得开心就好。
但她低估了小伙伴们对变美的追求,这次体验仿佛打开了大家新世界的大门,同龄人几乎都不约而同选择了充钱成为VIP会员,有钱有闲的就隔三差五来报道,而李红李小青柳香香阿慧阿敏这些朋友虽然收入高,但也还是普通家庭,就只每月定期做做脸,平时休假过来,也只是约她聊天逛街。
谁让她这半年基本只在美容院,大家找她也只能跑这边了。
久而久之,柳素琴的办公室几乎成为小姐妹的聚会基地了,可以睡觉,可以洗漱化妆,还可以摊在沙发里喝下午茶,这不比逛街更有趣吗?
柳素琴这边的下午茶也是一大特色,各种美容养颜的花茶,偶尔还有燕窝花胶阿胶等美容滋养圣品,搭配精致漂亮的果盘,品尝着它们和三五好友聊聊天,都可以消磨大半天时间了。
不仅小伙伴们喜欢,会员客户也喜欢,有些打电话预约的时候还会特意问问今天有没有准备花胶燕窝,有的话可就要拉上朋友一起了。
柳素琴没预料到这个情况,但也非常欢迎大家的到来,作为提供服务的场所,即便朋友们没充钱,她们常来也能变相的增加人气,所以看大家对办公室里的一切都很有兴趣,她往这里添置的也越来越多,护肤,彩妆,香水,首饰,包包,琳琅满目的堆满梳妆台和衣柜,李红她们每次过来,都能兴致勃勃坐在梳妆台鼓捣老半天,离开的时候恋恋不舍。
后来,苏总和一些相熟的VIP客户也发现了这个“秘密基地”。
柳素琴化妆台的好东西太多了,有些是美容院的产品,她觉得不错也留作自用了,但更多的是还没有被引进到国内的“小众宝藏品牌”。
本来客户们就很满意她布置的化妆室,展示台上许多她们惯用的大品牌和主流产品,勉强符合她们的身份吧。也经常有人把这琳琅满目、品种齐全的化妆室当免费专柜,不厌其烦的试一遍,有喜欢的就让工作人员记下详细信息,她们好回去照着买同款。
结果柳素琴的办公室里还藏着这么多宝藏,很多人并不认识那些品牌,但不代表她们不识货啊,上手上脸即见真章,再看看满页全英文、甚至都分不出是哪国语言的介绍,更加确定是好东西了哇!
这年头总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。
那些喜欢种草的客户,兴趣立刻转移到柳素琴的私人化妆台,自己凑热闹还不够,还喜欢呼朋唤友一起来。
并且很多客户还从此养成习惯,每隔一段时间,就要来柳素琴这里找找有没有新的宝藏好物。
就这样,柳素琴的办公室渐渐成为朋友和VIP客户们的快乐老家,也在一定程度提升了客户粘性。
而苏总在其中同样功不可没。
柳素琴不是开专柜的,再喜欢囤货也囤不了这么多,毕竟各个品牌一直推陈出新,加上彩妆都有保质期,她的个人私藏还经不起这么多人的展览,是苏总发现有这个趋势,也凑热闹般往她这里添置了不少。
作为壕无人性的大老板,苏总出手就不只是些香水口红了,她往这里放了许多闲置的配饰和包包,并告诉柳素琴,有喜欢的直接拿回家用,送朋友也行,放这里就随她处置了。
除了随她处理的闲置物品,苏总送给柳素琴这个合伙人的礼物更是价值不菲,美容院开业当天就送了支百达翡丽作为庆祝,后来她老人家心情好,新款的爱马仕LV香奈儿也是随便送。
柳素琴今天戴的就是苏总送的手表,比起劳力士,还是百达翡丽的更加时尚精美,已然成了她的新宠。
手上经常戴着苏总送的表,柳素琴也越来越理解朱莉心情,这样的神仙老板,确实比结婚还靠谱。
连她都有点想跟着苏总到天荒地老了。
当然也只是想想,柳素琴有自己的规划,不会轻易改变。
做完SPA彻底放松后,她们坐在落地窗边享受精美的果盘和燕窝,柳素琴这才把专业会计做的报表递给苏总。
苏总翻阅后,果然对她的优秀成绩赞不绝口,并再次劝说她继续合作,她们一起把这个品牌做大做强,连锁店开满全国各地。
而柳素琴也又一次拒绝了,并表示有她们这个成功的案例,不需要她的加入,苏总也照样能把“M·T”这个招牌做大做强。
“我知道。”苏总笑了笑,“只是你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出色,亲眼看着你埋没才华,真的很惋惜啊。”
柳素琴知道,自己不过是站在巨人肩膀上,一些经营理念在当下看来十分超前,苏总以为是她的能力,实际上她并没有这么大能耐,也当不起这份盛誉,谦虚了两句,就赶紧转移话题,“我这半年多忙着打理美容院,一点没顾家里,实在不是合格的家长,等抽出时间来,还是要多陪陪他们。”
苏总想了想,笑道,“说起来,芳芳明年也要正式上小学了吧,你往后的精力会放在孩子的学习上?”
“确实,以后对孩子教育的关注肯定要比现在更多几分。”柳素琴嘴上说着,手却不自觉摸上小腹。
事实上,明年不仅是闺女上小学,老二也会在下半年出生,所以她忙完这摊子事,就要积极备孕了。
第137章 第一百三十七章 医院体检。
柳素琴记得很清楚, 老二林玉强是中秋后出生的,好像比医院给的预产期提前了多少天,她当年产后在卫生院住了三天, 期间拉着医生护士问了很多问题,生怕小儿子这种算早产, 以后身体可能不大好。
医护人员见多了这种情况, 轻飘飘的告诉她, 提前分娩是很常见的事,孩子状态也好, 且已经怀孕满九个月,那就是足月生产,什么事都不会有,她只管安心回家坐月子。
柳素琴也是那时候才知道,原来怀胎满九月都算足月, 还跟着小护士学习了如何推算预产期。
只不过她上辈子掌握这个小技巧后,就再也没有用武之地,她本人没生三胎的想法, 想给闺女和以后的儿媳妇算预产期也指望不上, 一个两个的都对谈对象没兴趣, 一门心思拼事业。
还是老话说得好啊,指望谁都不如指望自己, 柳素琴正好用上辈子所学的知识,开始倒推怀上老二的时间。
很简单, 孩子他爸一年到头在外面打工, 也就年底厂子开始放假,他才能回来和她造人。
那些年夫妻感情也还好,林南江在外面也盼着老婆孩子热炕头, 每年都是头一批回村的人。但他再归心似箭,等厂里开始放假也要到农历十二月了,要同时满足他在家和怀胎满九月生产这两个条件,那必然是他刚回来那几天就成功受孕了。
知道大概时间,柳素琴提前两个月把工作安排给手底下的人。
摄影店的运转一直很正常,她当了近一年的甩手掌柜,生意依然蒸蒸日上,偶尔有人员变动,李红和张明亮也会及时补充新鲜血液,柳素琴只需要多多发奖金和福利。
所以今年除了定期的团建,柳素琴还增加了一项福利,每月业绩最突出的员工,可以来她的美容院体验一遍全项目,姑娘们对这个福利可积极了,这几个月跟打了鸡血似的。
就连没有美容需求的男生也没放过这个奖励,他们大部分人都有对象,像是张明亮,有一次在竞争中脱颖而出,然后把这个机会让给未婚妻,他对象很长一段时间看他可顺眼了,也不抱怨他天天忙工作不陪自己。
张明亮还在工作间隙拿出来跟男同胞分享,这玩意儿比送对象衣服包包还管用,鼓励他们也好好表现、积极争取,老板给的福利都是有意义的。
就这样,柳素琴不常去摄影店转悠,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依然不变,甚至比以前更热情了,而她也对他们更加信赖、出手大方,由此成为良性循环。
至于美容院这边,她还不能彻底当甩手掌柜,但柳素琴让最开始跟着她的助手当店长,并观察培养了几个月,对方也基本可以独当一面了,柳素琴也不再需要每天坐镇店里,只隔三差五来打个卡,处理一下棘手的工作,或者有突发情况,店长也能随时打电话通知她。
出于工作需要,柳素琴和林南江今年都配上了大哥大。
没办法,她心心念念手机小灵通似乎已经发明出来了,但正式引进到国内还要好几年呢,这会儿信号没铺开,她就是能跑外面去买,国内也用不了。
还是老老实实扛几年大哥大吧。
跟柳素琴的勉为其难不一样,林南江可稀罕了,整天拎着大块头招摇过市,出门买个菜都不放过,然后在某次差点被小偷趁乱摸走后,他就老实了,学着媳妇的样子,有需要的时候把电话装在包里低调带出门,连接打电话的嗓门也变正常了。
柳素琴再嫌弃这个大块头太笨重,也必须承认,有了大哥大,工作生活都便利了许多,有时候在家里接着电话,就能把事情处理了,不需要她再亲自跑一趟店里。
所以她才能放心的把事情安排下去,开始拉着林南江和她一起备孕。
在这之前,柳素琴已经有意识的带林南江一起锻炼身体了。作为高速发展的城市,深市的变化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,即使生活在其中,隔一段时间没好好关注街头巷尾,再留心就能发现许多新事物。
就像悄然开在他们家附近的健身房。
当然现在健身房的名字五花八门,有些叫健身会,有些是俱乐部,也有叫健身会所之类的,名字不同,但换汤不换药,店内少不了基础的健身器械,和还算专业的教练进行指导,一些规模大的还有泳池,也会有针对女客户的健美操和舞蹈课程。
柳素琴在附近的健身房报了跳操课程,她一个人的时候就去找教练学跳操,夫妻俩一起,就在公共区域用用跑步机和动感单车,边运动边聊天,过程还算愉快。
当然林南江也同样不是只和媳妇一起去健身,他渐渐也锻炼出了些兴趣,还想练出他们说的八块腹肌呢,有时候也会一个人去,或者叫上好哥们小舅子他们,那时候他们更喜欢脱掉上衣练单杠扛哑铃。
柳素琴做这些也不都是为了备孕,运动对他们的身体都有好处,现在又不是没那个条件,锻炼了一段时间,发现体质比以前好很多,精力都更充沛了,她还拉着林南江上医院做体检。
他们当然都没啥大毛病,但平日里工作繁忙,也不是很注重养身,说不定身体会缺少什么营养或者微量元素呢,既然有这个条件,当然要把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再开始造人。
柳素琴不仅自己做体检,还把老爸老妈也一起捎上了。
老两口上辈子算是比较长寿的,但到七老八十的时候,也都落下了一身小毛病,早点上医院查出来,说不定能提前预防呢。
有了这个打算,柳素琴也没忘提醒林南江,“说起来爸妈也操劳了一辈子,现在家里条件好了,我们平时不能在身边尽孝,改天要是有时间,带他们去医院做个检查,也算是尽一份心意了。”
“哎,我媳妇真是人美心善,又孝顺大方,时时不忘照顾家里老小。”林南江听得一脸感动,搂着媳妇感慨完,才开动小脑筋,“不过也不用非等到我们回去,老四他媳妇不是分房子了吗?听说面积还不小呢,他们小两口头一回单独过日子,爸妈肯定放心不下,要时不时进城看看的,到时候就让他们抽空带老两口去县医院。”
林南河媳妇单位这次是集资建房,不像过去那样只能看资历和家庭人口决定分房面积,职工有实力多出钱,就能选面积更大的。
刚好小两口不差钱,于是直接定了最大的户型。
当然所谓的“大户型”也还不到一百平方,就是个三室一厅的格局,但考虑到他俩这辈子只能要一个孩子,一家三口住这个面积,确实算得上是“豪宅”了。
面积宽敞,林父林母有空也能去小住一阵子。
这房子虽然是儿媳妇单位分配的,出资的却是他们小儿子——林南河在出钱定下这套房之前,还把当初从妻子那借来入股的那笔嫁妆,也连本带利还回去了。
虽说一家子不该算得这么清,但老林家众人确实因为他出钱这事而挺直了腰杆,林父林母也会打电话跟柳素琴聊聊房子的装修情况,对于偶尔进城去小儿子家住住这事充满了期待。
远在老家的父母兄弟眼看着越过越好,林南江也很欣慰,想着自己家离得远,但小老弟也算是在父母身边尽孝了,把任务交给他们,再没什么不放心的。
柳素琴同样不在乎林南江孝心外包,反正没外包到她头上,还笑眯眯夸他考虑周到,“是这么回事,咱们抽出时间可就要到过年了,正月里上医院可不是什么好事,关键是没病没灾的,爸妈心里也忌讳,还不如请南河他们挑个好点的时间。”
夫妻俩就这么愉快的说好了,林南江表示他来打电话跟父母小弟他们说这事。
不过他还没行动,林全生先知道了,他也想着自己丈母娘这两年帮着带孩子,同样劳苦功高,就请柳素琴和林南江顺便带他丈母娘也去做个体验。
一只羊也是赶,两只羊三只羊也是放,柳素琴和林南江答应的很爽快,还因为林全生的提醒,他俩把张大妈也加入体检队伍。
反而是李母对此十分抗拒,各种找借口,又是觉得乱花钱,又说自己给柳素琴他们添乱,就是不想上医院。
但她闺女女婿都不想错过这个机会,林全生没时间,李小青有啊,干脆她也跟着大部队一起上医院,这下她妈就找不到借口了。
就这样,柳素琴带着大家伙浩浩荡荡去了医院。
大部分人的体检单都很正常,些许小毛病,医生表示不必在意,反而是最后面凑热闹的李小青,又被检查出一个月的身孕。
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消息。
自己跟媳妇还在计划生二胎的阶段, 这两口子倒好,不声不响又有好消息了。
林南江心里酸溜溜的,但这会儿好兄弟不在, 他也不可能对着兄弟媳妇这么打趣,只好换上祝贺的笑容, “太好了, 说不定这次又要给乐乐添个弟弟, 之前算命先生说过全生命里有两子。”
李小青摸着没有任何感觉的小腹,脸上浮现欢喜, “我也听全生哥说过这事,其实老二是男孩女孩都好,不过是弟弟的话,他们小兄弟俩年龄相近,也好一起做个伴。”
钱菊香和张大妈纷纷附和, “是这个理,哥俩差不多大,正好一起玩耍一起长大, 就是他们以后上学, 也有哥哥管着弟弟念书。”
说到这里, 钱菊香恨铁不成钢的瞥了闺女一眼,“还是你们机灵又省心, 知道早点生完孩子对大人小孩都好,不像素琴, 我都劝过好几回了, 她就是不听,非要拖到现在才想着要老二。”
钱菊香刚来给他们带孩子的那两年,柳素琴提过一嘴, 她和林南江特意把户口留在老家,就是方便以后生二胎,在他们老家,农村户口且头胎闺女的家庭是允许生二胎的,他们保留老家户口,刚好能享受这项“福利”。
她也觉得不错,超生是要交罚款的,能省下一笔钱何乐而不为?
但钱菊香那会儿忘记了,按照他们老家的规定,还需要等头胎女孩满五周岁,才被允许生二胎,任何一项条件没达成都属于超生,所以跟闺女一家生活的时间越长,钱菊香渐渐改变了想法,觉得他们又不缺这点罚金,待在深市生产,也不怕老家的计生办跑来抓她回去打胎,那干嘛不早点把老二生出来?
趁着年轻早点生完,闺女自己身体恢复更快不说,她还能把小的也一起照顾了,像照顾芳芳一样,直接帮他们把老二也也带到上学的年纪,这样他们也省心啊。
当然了,让她从蠢蠢欲动进化到用行动催生,是从林全生和李小青后来居上、一举得男开始的。
钱菊香也不是见不得别人好,只是她从来就是最要强的性子,在村里就是出了名悍妇,跟着闺女来大城市后,因为小两口足够争气,她不管走到哪里都扬眉吐气,这几年的生活相当安逸,处处合心意。
正是如此,他们那一点点美中不足的“缺陷”,就被放大了无数倍,尤其是对比老家的兄弟姐妹,或是身边同样结婚有孩子朋友,人家都有儿子,就她闺女至今只生了个小丫头。
钱菊香真是越想越不得劲。
虽然闺女和女婿都不在意,亲家也从来不说什么,但她却想着,真等到女婿父母开口可就晚了,那样多多少少也会影响小两口感情的,根本没必要,毕竟闺女自己也是愿意生二胎的,家里又不缺钱也不缺带娃的人,早点把事情办了难道不是皆大欢喜?
可她想得再好都没用,柳素琴坚持要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,绝不钻法律法规的漏洞,那义正言辞的模样,衬得她好像专门研究歪门邪道似的。
钱菊香被这个无懈可击的理由打败了,无可奈何之下,好不容易熬到小芳芳满五周岁了,正准备摩拳擦掌开始催生,没想到她心里眼里的好女婿先掉链子了,大家相安无事了这么多年,他突然就事业脑上身,去年忙着到处开店投资、脚不沾地,今年又开了几家分店,自己闺女也跟着比赛似的,风风火火搞起了那什么美容院。
夫妻俩成天忙着搂钱,钱菊香别说正儿八经催生了,就是好不容易在家逮着人,旁敲侧击说两句,人家也压根不往心里去,听完转头就忘。
简直是一拳打进棉花里。
柳素琴如今自己想通了,积极开始备孕,钱菊香自然是高兴的,但想起这些年仿佛自己跟自己较劲的憋屈,内心也有点不得劲,逮到机会狠狠拉踩一番,也想让她尝尝这憋闷却又无话可说的滋味。
然而柳素琴毫不在乎,她可没有钱同志这样的胜负欲,早生晚生都是个人的选择,有什么好比较的,老妈尽管拉踩,她只笑嘻嘻祝贺李小青,顺便问起他们婚礼的安排。
林全生和李小青原本说好年后补办婚礼的,正好李小青妹妹去年复读考上了中专,往后都没有升学的压力,寒暑假可以来姐姐姐夫家小住,两口子也特意把婚礼定在她中考以后的寒假。
那样可以顺势让李父和妹妹在这边多住一阵子。
自从李小青跟林全生好上了,除了李母需要过来帮他们带孩子,李小青的父亲小妹每每以各种理由推脱不来深市,唯恐给他们造成经济负担,或是增添其他麻烦,所以李小青也希望好好办这场婚礼,哪怕只是向父母展示一下实力,让他们以后都能放心接受自己的孝敬。
林全生知道妻子的想法后,也早早跟柳素琴预定了妆造摄影,还让她给推荐靠谱的婚庆公司。
柳素琴想起他们之前定好的日子,不免关心的问,“这下婚礼是不是要推迟了?”
李小青大咧咧点头,“那可不,又要等肚子里这个卸货咯。”
柳素琴摸了把她断奶后好不容易瘦下来的腰,有点替她惋惜,“你为了婚礼拼命减肥,不到一年瘦了二十斤,把身材练得这么好,结果又要取消婚礼了,连婚纱照都还没拍,也太可惜了。”
李小青却不是很在意,反而双眼亮晶晶的看着柳素琴,“不要紧,这次咱俩一起作伴,等生完孩子,我也跟着素琴姐你去那什么健身房,再定期去美容院保养,肯定比现在的状态还好。”
柳素琴看她这么想得开,也笑着点头,“那就这么说好了。”
就这样,李小青再一次开启养胎生涯,柳素琴和林南江也稳步推行造人计划。
磨刀不误砍柴工,到十二月中旬,柳素琴发现月经推迟了几天没来,心立刻踏实了一半,准备这次回老家的行李要再精简一半,一切以身体为主。
然而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打乱了行程。
李亮最近又升职了,他们老板今年一连开了几家分店,他成了其中一家的负责人,走出去也能被称一句“李总”。他本来就擅长交际,成为李总后更是混得如鱼得水,消息非常灵通,这天他兴冲冲来找柳素琴,说了一个消息,隔壁区有个村子拆迁,一户人家的独子不成器,暴富后染上赌瘾,把到手的拆迁款都赌没了,以至于他们家分到的地皮放了快一年也没钱盖房。
最近他家里打算把地皮抵押给银行,先借钱把房子盖起来收租,以后慢慢还钱,没想到前脚刚咨询了银行,后脚不成器的儿子又被盯上了,还好发现得早,地皮还没抵押出去,他们儿子也只欠小几万而已。
但他父母是真的怕了,苍蝇不盯无缝的蛋,他们儿子又是这个德行,再待下去早晚被骗得裤衩子都不剩,于是决定把房产地皮都抛售了,直接出国投奔亲戚,换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重新开始。
李亮告诉柳素琴,“这个不成器的小伙子,就是我手下小张的表弟,他妈妈是小张的亲姑姑,小张说他表弟从小耳根子软,别人说什么是什么,一开始赌博也是被村里带着,但别人都是小打小闹,就他表弟一个人输了几十万,小张姑姑觉得是自己村里人在偷偷使坏。而且这一年多他表弟都好端端的,偏偏他姑和姑父刚想做点事,表弟就又出事了,当时他们要从银行借钱的打算只有本村人知道,小张他姑这次真把村里那群人记恨上了,本来这边转卖地皮有个不成文的规定,要紧着自己同村同宗的本家人,但他姑不想便宜了他们,自己娘家亲戚又没这个财力,他们的要求是尽快交付全款,避免夜长梦多,钱一到账立刻买机票出国,于是找到了干这行的小张,小张又直接来找我,而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俩了……”
第139章 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亮的苦口婆心。……
柳素琴没被这弯弯绕绕的关系绕晕, 她第一时间抓住重点,几乎是一个健步冲上去,双手紧紧握住李亮, 满脸放光,就差深深的弯腰鞠个躬了, “拜托了, 李哥, 请一定要帮我们拿下这块地!”
就像李哥说的,本地宗族十分排外, 就算上面没有明文规定,地皮这种可以让子孙三代吃穿不愁的优质资产,一般情况也是在家族内部消化的,再不济同村的、同乡的,这时候的深市最不缺有钱人, 怎么也轮不到她一个非亲非故的外地人来占这种大便宜。
也就是小张姑姑一家打定主意要远走国外,大概率这辈子都不会想要重归故土,以后都不需要和他们打交道, 自然也不在乎在亲朋故旧中的名声, 只把自己小家的利益放在首位。
但小张姑姑也是事出有因, 或者说被逼急了,他家属于个例, 于柳素琴而言便是千载难逢的机会。
如果没有把握住,肯定不会还有下一回。
她此时心情激荡, 连带着握紧李亮的双手都微微颤抖起来。
李亮还以为她是得了好消息, 高兴之余故意跟开玩笑,一看这架势,也收起了脸上轻松调侃的笑意, 嘴角抽了抽,“额……我猜你向来喜欢买房买地,肯定会对这个感兴趣,这才第一时间来通知,但也不至于这么激动吧柳总,不说你家那些生意兴隆的店铺,就那家美容院都担得起日进斗金,财源滚滚,每天的流水怕是多到数不过来,守着这么个摇钱树,有必要这么稀罕一块城中村的地皮吗?”
“有必要。”柳素琴语气认真,“我知道你的意思,就算买下这块地皮,对我家也只是锦上添花,发不了大财,换句话说,错过它,也称不上什么损失,但是,当包租婆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啊,现在有这个机会圆梦,无论如何也不能错过的。”
李亮显然没被她的梦想打动,“虽然你把名下那一串房产钥匙全权委托给我们打理,招租收租退租半点不操心,但也不能因此就把它们当存不在吧,包租婆?”
柳素琴摆摆手,“那不一样,区区几套,哦不,十几套房,又怎么跟直接拥有一整栋楼的快乐相提并论呢。”
李亮:……
听听你说的是人话吗?
“算了,我是不懂你们有钱人的爱好,但是可以全力以赴满足大老板的需求。”李亮最后妥协了,直接转回正题,“房主的大概你们已经了解过,接下来说说他们的要求,小张姑姑家本质不过是图钱,把产业转让给本家人,对方肯定要打感情牌多压价,现在他们直接往外卖,就没有那些顾忌了,直接开高价,又怕接触太多外人走漏风声,以至于节外生枝,他们要求把家里的住房铺面和地皮一块打包了,一口价一百万,全款且立即支付,不接受延期筹款。”
柳素琴倒也没完全被这个惊喜冲昏头脑,立刻道,“你跟我说说那块地皮的位置和面积,还有他家其他房产的具体情况。”
看她冷静提问的样子,李亮不免欣慰的笑了。
他们两家相识于微末,最初是业务需要接触,都觉得对方值得相交,关系就这么维持下来,确实并非纯粹的友谊,但这些年两家互相扶持、共同进步,也是实打实的感情。
李亮始终记得,妻子嫁给他的前几年,一心一意照顾他和儿子,几乎跟社会脱节,而他也只是嘴上鼓励她走出去,实际什么也没做,是柳素琴和阿慧不厌其烦的劝说阿敏、鼓励阿敏,柳素琴更是用自己的行动激励了她,让阿敏最终有勇气重新步入社会,并找到一份稳定且收入不菲的好工作。
那个时候,李亮只是看妻子高兴而高兴,没想到她迈出的这小小一步,对他们这个家庭有如此深远的意义。
尤其是最近这两三年,他们家的生活像是坐上了火箭,一个拆迁就让他成为远近闻名的有钱人、暴发户,今年又升职加薪、当上门店负责人,在整个行业都是数得着的年轻有为,以至于身边诱惑不断,尤其是周围那些或明或暗想勾搭他的小姑娘,让李亮大开眼界。
说实话,深市不缺有钱人,更不缺年轻漂亮的小姑娘,环肥燕瘦、极具风情,李亮也只是普通男人,路上遇到令人惊艳的大美女都会忍不住多看几眼,这样的美女对自己主动,自然是心神荡漾。
但等他稍微冷静下来,想想自己的妻子儿子,这点小荡漾彻底就烟消云散了。
外面的小姑娘确实迷人眼,但他家阿敏也不差什么。
他当初离开东北老家来深市打拼,第一眼看到这个娇小玲珑,带着南方女子特有的温婉气质的姑娘,就深深被她迷住了。
那会儿阿敏也才十七八岁,嫩得能掐出水来,明明有机会选择更好的生活,却义无反顾跟着他这个一无所有的穷小子吃苦受累、白手起家,单单这份心意,就是外面那些所谓美人拍马都比不上的。
妻子阿敏从不在乎那些物质条件,没钱的时候就一心一意跟着他了,现在家里有钱,她也从不大手大脚,更没有心安理得躺在家里让他养,而是依旧专心经营自己的事业。
阿敏以前受家里影响,很有些以夫为天的思想,后来被两个好友拉出去,体会到搞事业的快乐,就格外珍惜现在的工作,再加上柳素琴这个榜样一直在向前走,阿敏也备受鼓舞,一直努力向她看齐,最近已经在计划跟阿慧合伙开店、自己当老板了。
其实她们很早就有创业的想法了,只是中途阿慧结婚怀孕,耽误了两年。
阿慧的孩子最近成功断奶,公婆也正式退休过来照顾孙子,她顿时就像刑满释放人缘,第一时间找到阿敏重新启动创业计划。
相比阿慧和柳素琴几人,阿敏的事业心确实没那么强,阿慧生孩子耽误工作,她就安心上班、顺便等着好友回归事业的这天。
但这一点也不影响她成为独立又自信的都市丽人。
比起恋爱时的青涩水嫩,李亮其实更欣赏迷恋现在的妻子,她在他眼里就是最迷人的那个,外面再年轻漂亮的小姑娘都入不了他的眼,更别说发生点什么了。
可有时候他也会反思,如果妻子没有出来工作,至今仍是那个只围着丈夫孩子和灶台打转的家庭主妇,没有现在的时尚自信,甚至一天到晚都不修边幅,他还会这么坚定不移的拒绝那些诱惑吗?
或许一开始出于对家庭责任和爱,他也能拒绝,但一旦内心动摇,总会有犹豫纠结直至最后爆发、破罐破摔的时候。
倘若走到那一步,他也不知道他们这个温馨幸福的小家会变成什么模样。
所以从某种角度,柳素琴和阿慧当初的行为称得上功德无量,挽救了一个幸福的家庭。
李亮嘴上不说,却一直把这份感激深埋在心底。
阿慧那里,在她结婚买房的时候,他和阿敏把家里能动用的积蓄都借出去应急,也算是报答了,可对于柳素琴,他却始终找不到机会。
不仅没能报答,他甚至一直在接受对方的帮助,这些年柳素琴带着亲朋好友疯狂给自己送业绩,便宜占得他都麻木了。
李亮很喜欢柳素琴工作归工作、不跟私人交情混为一谈的态度,该抽的佣金从不手软,但与此同时,在为他们服务的过程中,他也比对待寻常客户更用心,说一句尽心尽力也不过为。
就像现在,李亮就完完全全站在柳素琴的立场,想的不是积极推销、努力促成这单交易,反而很怕她头脑发热、不管不顾,看她还知道关心地皮的详细情况、衡量价值,他整个人都放心了。
当然了,在来找她之前,李亮就已经去实地考察过了,首先给出结论,“这个价格确实偏高,但从长远来看还是很划算的,毕竟地皮的位置不错,面积更是足有一百三十平方,城中村的单间多是二十来个平方,这样一层至少能隔出六个单间,大部分人家都盖了八层楼,一栋就有将近五十个房间,按照那边的平均租金,这一栋楼的年租金十万起步,何况房租是跟着房价逐年上涨的……”
柳素琴狠狠点头,“对呀,这才是我想要的包租婆生活。”
“可你也不能光看好的呀。”李亮叹气,“他们家也就这块地皮值钱,现在住的安置房可不怎么样,还有三间小铺面也是又小又偏僻,也就租出去给人当仓库用,完全没啥价值,可他们打包却是按照市场价算的,你这一下就要多花十来万冤枉钱。”
“就算不差这点,可地皮买下来只有立马盖房出租它才能创造价值,这么一栋楼,钢筋水泥加上工人,也要花费几十甚至上百万,加起来就是两百万之多,这么一算,你还觉得它划算吗?”
第140章 第一百四十章 划算的买卖。
柳素琴状似思考了一秒, 就愉快的点头,“还是很划算的呀。”
李亮不知道后面的发展,她还不知道么?这可是关内啊, 过几年城市建设上来了,家门口就是地铁商场写字楼, 生活便利极了, 就连城中村也跟着坐火箭, 最便宜的单间租金都能涨到三五百一个月,一整栋楼起码月入两三万, 区区两百万的投入,没几年就能收回成本了。
万一运气好,城中村还要再拆一次呢,那可是一整栋楼,柳素琴都不敢想象那会是怎样的天文数字, 全都换成房子的话,估计能有几十甚至上百套了吧?
简直是她做梦都不敢想的数字。
当然想那个太遥远了,回归实际, 这两百万的投资除了一栋楼, 还有三个铺面和一套三室一厅的安置房, 柳素琴没有因为房东要求捆绑销售,就真把它们当烫手山芋, 人家价格再虚高,好歹也是处于关内, 再过十年二十年, 也总有变成繁华街区的时候,到那时候,她拿两百万最多能买房东家那套安置房了。
总而言之就一个字, 买!
柳素琴不容置疑的神情,看得李亮又是一阵无语,态度这么坚定,还让他怎么引起出后面的话题?
只好半真半假的调侃,“好轻松的口吻,想来这两百万也不过是九牛一毛了?可见是我自己瞎操心了。”
柳素琴很想给他点个赞,不愧能当上老总,看人看物总是这么一针见血。
她能轻巧的说出“买它”,除了看好这块地的长远价值,确实也因为如今荷包充足。
虽然没到把两百万当九牛一毛的程度,但柳素琴还真能一口气掏出这笔现金。
人都是得不到才开始挑三拣四,而她既然能全款拿下,自然是看它哪哪都好了。
不过柳素琴此时再上头,也没忘记自己闷声发大财的准则,话到嘴边还是变成了自谦,“害,哪有你说的这么夸张,两百万只是预算,又不要我一口气全掏出来,先凑一百万把地皮买下,顺利的话开春后找人盖房,这也不是什么小工程,从动工到最后完工收房,少说也要大半年到一年时间,我们先期只需要付定金,等完工的时候结清尾款,材料费也是如此操作,那就有近一年的时间来筹款,我觉得问题不大。”
“我也是这么想的。”李亮笑道,“以你们两口子的能力,想吃下这块地自然不是问题,顶多最近两年手头紧点,咬咬牙就熬过去了,反正千金难买你乐意,是不是?”
不等柳素琴反应,李亮继续说,“不过我来的路上也琢磨了下,小张他姑要求打包一起卖,归根结底就是想要在抬价的同时交易保密,只要满足这两点,实际上的买家是你一个人,还是我们两家一起,人家也不会在意……”
柳素琴意外的挑了挑眉,“你的意思是要接手那几个铺面和安置房?”
李亮轻轻颔首,“这样你们的资金压力也能小一些,毕竟做生意最怕周转不足,手头还是要有点流动资金。”
柳素琴想说倒也没有这么艰难,可这也是人家的一番好意,她还是领情的,便用打趣的方式婉拒道,“你都说那些铺面和房子的价值不大了,还要花大价钱帮我接手,不是妥妥的冤大头么?不行不行,我自己的决定,好处坏处都自己承担,可不能把责任转嫁出去。”
李亮笑了,“哪里就成冤大头了?我自己是干这行的,这点判断力还是有的,它们眼下价值不高,但往后的升值潜力不差,入股不亏。”
就当是长线投资了,同时帮助朋友度过难关,还是不错的。
当然关键是他如今有这个能力,要是手头同样紧张,李亮就不会开口了。
柳素琴直言不讳,“你既然有闲钱,完全可以挑更好更有升值潜力的地段,干嘛非得跟我们一起吊在这棵歪脖子树上?”
李亮:……
你还知道这是歪脖子树啊?简直槽多无口。
柳素琴说完自己也笑了,“我知道,你是怕我热血上头冲动购物,导致后续资金崩盘,才这么拐弯抹角的提供支援?说实话没必要,后面要是差钱,直接找你借还更方便些。”
李亮摊摊手,“就怕你们开口借钱的时候,压根轮不到我表现,至少全生那家伙就会冲在第一线。”
这两年林南江和柳素琴一心扑在事业上,倒是林全生继承他们的爱好,开始四处投资房子铺面,跟李亮也越走越近了,加上住的也近,两人偶尔还勾肩搭背喝个小酒呢。
林全生有次酒后不小心透露点自己的收入,自从全面接手了粉面店的工作,他这个二老板也跟着吃肉喝汤了,三五个月的分红就能买一间地段不错的商铺。
李亮听完这话,酒瞬间醒了一般,在心里飞快的盘算下,羡慕的眼泪掉下来,靠,他这个所谓的李总,在外面风光无限、受小姑娘们追捧,实际收入居然勉勉强强跟林全生这个粉面店的小老板打平手。
这还是因为他是老板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爱将,除了奖金提成外,私下得了一小股分红,换成其他两家分店的负责人,收入还比不上他和林全生呢。
果然老话说得好,选择比努力更重要,只要抱对了大腿,啊不,是跟对了老板,人生简直易如反掌。
他和林全生本质都是选择了正确的道路,所以也只是嘴上羡慕几句,偶尔跟林南江林全生他们开开玩笑,却从未对其他人透露过一星半点。
这会儿他又调侃上了,柳素琴莞尔一笑,“好吧,那我们这次第一个找你借钱,不找全生哥,怎么样?”
“这还差不多。”李亮昂首挺胸,“既然你势在必得,那就不废话了,我先带你去看看那块地?”
这么大的投资,是该去实地考察一下,柳素琴当即跟着李亮出门了。
李亮说低调起见,不如直接坐他的摩托车过去,两人中途还把林南江接上了。
林南江一如既往的只当气氛组,媳妇说好,他就猛猛点头,所以看完地皮,期间顺道在几个铺子门口转了一圈,李亮把大客户全须全尾的送回家后,就马不停蹄去找小张他姑接洽了。
既然资金不是问题,后面的事情就十分顺利了,年关将至,买方希望赶在有关部门放假之前把一切手续办好,卖房也急着拿钱出国,双方一拍即合,进度飞快,一周以后,让柳素琴魂牵梦萦的地皮就到她名下了。
房东一家收到钱,甚至都不打算在家过年,一家三口几乎是连夜收拾行李出国,好像背后有火烧屁股似的。
他们走得匆忙,很多东西都没收拾,就需要柳素琴和林南江来处理,索性留在深市过年,慢慢收尾的同时,两口子还能好好商量盖房计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