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1章 番外一 吃醋
毕业后, 赵时余和温允去的锦城,没留在京都。
与原先的计划一致,温允顺利进入本地的三甲医院, 赵时余则到老两口手底下干活儿, 家里真在锦城给她们买了房子, 在温允的工作敲定下来后, 写她俩的名字共同所有, 当作两人的毕业贺礼。
新房买在离温允工作医院三公里多的云井路,一百八十平的套四大平层, 装修设计较为常规, 一间主卧一间次卧以及书房和多功能间。
赵时余每天两边跑,早七点开车到四平县,下午五点半又花一个小时多些时间回来,基本七点左右就能过去,经常比温允更快到新房。
老两口常住四平县, 继续留守大本营,偶尔有空才来一趟, 看看她们。
建立分馆的筹划还在进行中,目前地址已经选定了,也在新房附近,一条老街的巷尾, 步行二十分钟内就能抵达。分馆预计最多一年内筹划就能正式落地了,目前相关的进展还算顺遂。
赵时余偶尔也挺忙,跟老两口为了分馆各种忙碌, 相比之下,刚进医院不久的温允反而最“清闲”。
高中时的四人组里,只有李雪婷没回锦城, 她去了海市,是唯一一个离开家乡的。
于闵也去了锦城,与温允的选择不同,她毕业后并未从事本专业工作,而是入伙了几项投资,其中包括一家医疗器械公司。学医不是于闵的理想,是她父母对她的期待,于闵从小到大都听话懂事,不当医生是她这辈子干过最叛逆的事。
这年,有人号召举行了一次高中同学聚会,说起这事,大家还挺感慨,毕竟学了那么多年却不干相关的领域,耗费了多少青春心血和努力,最后竟然选了南辕北辙的方向,那着实令人唏嘘可惜。
于闵本人倒是看得开,表面的成绩和优秀只是虚头,她其实从不喜欢那些,除了赵时余她们,其他人不知道她继承了那么多套房产,后来又从她父母那里拿了数不清的钱,早已实现了财富自由,这辈子就是原地躺着每天挥霍都不用发愁。于闵还是老样子,低调,踏实,不爱外露,听说赵家要开分馆,于闵特意知会赵时余一声,如果有资金方面的问题,尽管找她帮忙,千万不要跟她客气。
赵时余乐呵:“谢谢闵闵,放心,到了那个时候绝对不跟你讲虚的,咱们谁跟谁。”
这一年,赵时余和温允依旧没公开出柜,但她们的交往不再是隐蔽的秘密。
除了家里人,于闵是最先发现这事的,也不晓得于闵是怎么看出来的,赵时余自以为她们藏得很深,实际早露馅儿了。
不懂于闵是怎么看出来的,赵时余挺疑惑,百思不得其解。
于闵笑笑,回道:“你们站那儿都看着像,我很早以前就察觉了。”
“多早以前?”赵时余挠挠鼻头,有种被抓包的局促尴尬感,“还有其他人知道不?”
“不清楚,应该没有。”于闵摇摇头,“在驾校练车那时候,你们每天都黏在一起,当时就看出来了。”
“凭感觉呀?”
“嗯是。”
赵时余问题一箩筐,不理解于闵是咋感觉出来的,回去了和温允聊起这事,温允一点不意外,挺淡定告诉赵时余,于闵和她们是同类。
起先赵时余还没反应过来同类什么意思,一会儿才醍醐灌顶,瞪大眼:“她也喜欢女的?”
“嗯。”温允点头。
“你怎么知道?”
“她告诉我的。”
赵时余眼睛瞪得更大,更惊讶了。她八卦心重,追着温允不停打听,得知于闵竟然暗恋她那个发小的姐姐,老半天都不知道怎么吭声了。
这是头一次在身边找到和她们一样的,而且于闵好像比她们更早认识到自己的性取向,不过于闵至今未出柜,貌似她的感情路不是很顺,她回锦城也是因为和林白辛闹掰了,据说两人不欢而散,所以于闵一毕业就回了这边,果断和那边斩断了联系。
赵时余咂舌,于闵不是和她白辛姐天下第一好吗,怎么就断了。不过于闵也没说原因,温允无从知晓,她们未在这个上面过多讨论,很快又聊起别的。
赵时余马上要和赵良平出差,到外边进行教授、交流,如今中医蛮火,不仅在国内影响深远,在远隔重洋的其他国家也发扬得相当不错。接下来她们至少得分开两个多月,赵时余不想走,可惜没办法,必须得去,上班可没上学那么自由,不能由着她个人的意志来。
环着温允的腰又蹭又摇晃,把头埋进去,赵时余万分不舍,心里比有蚂蚁咬都难受。
这么久了,她还是像十几岁那样,所有的事情一旦和温允扯上关系就跟长不大似的,还得温允哄她,哄老半天才能好。
温允也乐意哄,只这么一个女朋友,不哄不行,可不能让她委屈了。
“等我走了,必须每天一个视频,没空打就请假,我得查岗。”赵时余叮嘱,滔滔不绝,“看不到你,我睡都睡不着,只打两秒钟都行的,好不好?”
温允全都答应,打视频多简单,再忙也能抽出空。
然而真出差了,实际与预料的天差地别,温允的确有空打视频,可赵时余忙得团团转,每天脚不沾地,别说打视频跟温允腻歪了,活儿多的时候连吃饭都赶不及,饿急了才抓紧扒拉两口。
一趟出差下来,赵时余累得喘气都没劲儿,她一个年轻人竟还比不上赵良平这个老头儿,赵良平成天有条不紊,干什么都游刃有余,累和他这人压根不沾边。
赵时余乌鸦嘴,说查岗,结果回头反被查岗,同行的队伍中有一位是赵良平的老友,其中一名实习生女孩儿就是那个老友的学生。
那女孩儿对赵时余一直挺关心,曾以请教的名义单独找过赵时余几回,有一次更是在赵时余与温允打视频期间,深更半夜了,女孩儿过来敲门送宵夜,赵时余不清楚对方要干嘛,当又是来问事情的,一开门瞧见女孩儿手上拎的东西还有点愣,不明白这是唱的哪一出。
女孩儿同赵时余讲了些有的没的,支支吾吾一大圈不进入主题。
她们的视频还没挂断,赵时余将手机放在了桌子上,正巧,桌子正对门口,手机另一边的温允对这边正在发生的事一览无余。
女孩儿不仅送了宵夜,还有一些别的东西,心思非常细致,什么蒸汽眼罩,手工饼干,跑几条街排半天队才能买到的当地特产。赵时余就是再迟钝,这会儿也该明白人家的心意,究竟是怎么回事了。
赵时余动作生硬,不是对着女孩儿,下意识转身回望手机,给她一百个胆子她也不敢接女孩儿送的东西,什么都不要,找借口说自己晚上吃饱了,吃不下了。
女孩儿像是没听懂,还是执意强塞,低着头脖子都红了,显然害羞得很。她磕磕巴巴的,说可以留着明天再吃,一晚上这些东西坏不了的。
赵时余憋了半晌,只能说:“我出来前我女朋友给准备很多吃的,你再给我,真的太多了,我吃不了也是浪费,这样吧,等明天你拿去分给文教授他们,行吗?”
“女朋友”三个字一出,女孩儿呆愣当场,不敢置信地看着赵时余,一时间还以为自己听错了。
赵时余趁机侧开身子,指指桌上的手机,介绍屏幕上的温允:“不好意思,刚忘了跟你说了,这个就是我女朋友。”
温允配合地招招手,喊人。
“同学你好。”
等女孩儿失落又羞愤地回去,终于放弃了,赵时余关上门赶紧澄清,认错,火速做自我检讨。
温允没说什么重话,只是轻轻讲:“赵医生还挺受欢迎。”
赵时余求饶:“不不不,哪可能,今天是意外,不是这样的。”
温允有意不听她解释,暗暗逗她玩,其实没往心里去,那个女孩儿她没见过,但赵时余什么人还是一清二楚的。温允不咸不淡的,慢条斯理翻翻病例,额角垂落的发丝勾勒出她的半张脸轮廓,悄摸地掩藏情绪。
赵时余飞快投降,还没拿她怎么样呢,她倒趴桌上哼哼唧唧的,搞得好像刚刚开门的是温允,不是她。
因为这个小插曲,回锦城那天,温允开车到机场接他们,待再送走赵良平,赵时余一下就抵着温允的额头,亲一下,亲两下,没完没了的。
“生气了吗,是不是生气了?”这人挺会借题发挥,又是啃又是咬,生怕亲少了表现不够,恨不得把温允嘴唇都吃肿,“消消气,下次不敢了,再也不会了。”
温允没生气,哪至于因为这点就来火,但她没机会开口解释,一句话都说不出来,刚一张嘴就被对方堵住了所有的言语。
一日不见如隔三秋,小别胜新婚,赵时余火急火燎,太久没见可想死她了,见到温允的第一件事就是解解思念之苦。
温允摸清了这人的德行,早洗了澡的,不过看这架势还得再陪着洗一次。抱住赵时余的后颈,温允被她带着往浴室走,进去了,她们都来不及关门,只有她俩也不需要关门,赵时余将温允抵在玻璃隔断上,单手托起她的臀,另一只手打开花洒,拿东西。
温允低声说:“慢点,今天休假,时间还早。”
“我想你……”赵时余说,慢不了。
花洒的水淋下来,她们都湿了个遍,赵时余在热水中汲取温允的气息,贪心又急促,爱她,要她发颤,再次感受到她是属于自己的,彻彻底底的。
第72章 番外二 老板,你包|养我吧
后一年盛夏, 正天中医馆分馆正式建成,赵时余不再成天开车往返两地,老两口也跟着转移到分馆坐镇, 工作日驻守锦城那边, 周末回四平县。
小邹姐和另外两个年轻辈, 以及资历较老的蒋叔都转到了分馆, 如果不出意外, 过两月还有一位颇有名望的前辈也会过来镇场子。那位是老两口特地请来的,吴云芬的师哥, 业内泰斗级别的人物。
夫妻俩有意安排赵时余跟从前辈学习, 那个前辈挺和蔼,也挺喜欢赵时余,一来二去,分馆开门后的第二个月,赵时余头上便多了个大佬师父, 前辈主动开口认她当徒弟,向老两口讨人, 家里自是求之不得,二话不说当晚就摆了敬师茶,过几天又低调办了一场席,请来一些相熟的客人做见证。
师父远比老两口对赵时余更严厉, 相较于他老人家一丝不苟的态度,曾经在学校的那几年简直就是小儿科。
赵时余相当能吃苦,甭管师父要求多变态, 再怎么吹毛求疵,她都能完美达到标准,且精益求精, 不抱怨不喊累,总是干劲儿十足,活力充沛。只有在背着众人的地方,在温允一个人面前,她才原形毕露,摇身一变变得无比“脆弱”,什么都得依靠温允续命,没了温允绝对不行,矫情得要死。
回家就得要温允陪着,干什么都得一块儿,吃东西散步洗澡……进书房查资料都得拉上温允,要不是体型受限,她能把自个儿吊温允裤腰带上时时刻刻挂上去。
“今天起码开了五个小时的车,明天还得去,还不确定什么时候能弄完。”赵时余叹道,“别人当医生都是在科室里打转,咋到了我这儿就不准了,当上司机了都,这日子哪天是个头。”
师父最近带她出门见习,有时是去大学开讲座,有时是同别的教授们搞交流会,隔三差五还得到某某医院坐诊。师父快八十岁了,老当益壮,精力比年轻人还旺盛,一大把年纪了依旧在这个行当上猛烈地发光发热,赵时余不得不佩服,自愧不如,然而辛苦是真的辛苦,师父不会开车,她现在就是全职司机兼打杂,一天干下来或多或少有点子吃不消。
温允说:“要不请个兼职司机,换个人开车,应该会轻松些。”
赵时余不答应:“算了,不花那钱,多浪费。”
这人现在就是不折不扣的抠精,以前还得靠温允管着监督,花钱经常眼也不眨,如今出来工作了,忽然就一改前非开窍懂事。
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,进社会了才切实感受到挣钱还挺难,赵时余自认为她就是个啃老后生,能有现在的生活很大程度上还是老两口打拼来的成果,不然按照正常轨迹,她指不定还得倒贴上班,命比黄连都苦,混出头还不知道猴年马月去了。
赵家在分馆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,具体多少老两口没说,不让她俩知道,但赵时余清楚肯定是相当大的一笔支出。
赵时余不乱花钱了,不必要的开支坚决省下,请司机多贵,犯不着。
温允好笑,又心口酸酸的,太周到成熟不是赵时余的做事风格,看样子是真累着了。摸摸赵时余的脑袋,温允柔声说:“还是请吧,费用我出,别逼自己太紧了。”
“不,我的就是你的,你的也是我的,咱俩不分你我,花的都是自家的,那不成。”赵时余摇摇头,立即不喊苦了,“没事,我行的,刚跟你开玩笑呢,开车又不是走路,能有多累,骗你的。”
最终还是没请司机,赵时余不答应,请不了。
自这时起,温允尽可能有空就多为赵时余分担些,虽然实际上帮不上什么忙,但至少在她们的房子里,只要赵时余一回来,在这儿就是最惬意安稳的。
赵时余挨着温允,奔波劳碌到坐着都睡过去了,温允坐定不动,好一会儿将她推倒让睡沙发上,为其盖一张薄毯,以免吹空调久了着凉,接着坐旁边守着赵时余睡觉,全程都陪她。
赵时余喜欢温允在身边,温允比谁都了解这点。
醒后发现温允还在,赵时余嘤咛了声,眼睛还没睁开,手先摸索地伸过去,骨碌两下滚到温允腿上趴着,二傻子似的乐。
“我刚做梦了。”
温允缓缓回应:“梦到什么了?”
“记不太清,”赵时余边回想边说,“反正梦到你了,全部都是你。”
从这个夏天开始,她们的关系不再是隐藏起来的秘密,两人没大张旗鼓地公开出柜,甚至没对除家里和小邹姐以外的人表明过,但久而久之,即便她们不说别的人渐渐也发现了,爱意和喷嚏一样藏不住,总是轻易浮出表面,有心也无法一直掩盖。
可能是隔岸观火,也可能是现今这个社会同性恋并不是稀罕事,大家对此接受度还成,没人跳出来找茬或反对,更没那资格,都挺稀松平常地对待,顶多是惊讶一下子,她们由姐妹到爱人之间的身份转换。
不过这会儿很多人早已经知晓温允和赵家并无半点血缘关系,当初赵家收留的孩子,兜兜转转,最终还是成了这个家的一份子,以另一种方式,一定程度上,这也算是命定的缘分,就该是她。
师父也清楚这个,老头儿这把岁数了,见什么都不稀奇,他不关心这个,男的女的无所谓,只在意自个儿的衣钵能不能继承下去。
师父还挺满意温允,认可她年纪轻轻就有现在的成就,温允太出色了,悟性高学得快,可惜她不干中医,不然师父肯定将温允一并收下重点培养。
温允工作的医院那边,她有女朋友同样不是什么见不得光的大问题,打从进了医院,给她介绍对象的都快排成长队,温允一开始就坦诚她有对象,之后有几次赵时余到办公室外等她,同事问起赵时余是谁,温允自始至终都不藏着掖着,直言那就是她对象,她女朋友。
起初还有人对此感到震惊,可随着消息逐渐传开,再过了一阵子,再提起这事,同事们很快也不在意这个了。
一个个成天工作量巨大,忙得不可开交,哪有那么多心思死盯着别人的私事不放。各人自扫门前雪,那和他们无关。
温医生有女友了,大家就不赶着跟她介绍对象了,有时相熟的工作搭子也会好奇两句,她和赵时余的感情经历,得知她们打小一起长大,工作搭子蛮羡慕,感慨:“难怪你俩能走到一起,我这就没这么好的命了,母单到三十一了,至今还没找到我那个在哪儿,影儿都见不到一个,怎么就不给我来个两小无猜的呢,省得我爸妈一天到晚在我耳根子边上啰嗦,压着我相亲,还次次都相不成。”
一个科室所有同事都熟悉赵时余了,这人有空就到医院接送温允,没空就订些吃的喝的外卖过来,整个科室都有份。
赵时余就是科室的“编外人员”,人不在这儿上班,但却是很受喜欢的,每次她来了,温允不在办公室,不需要她发消息问,同事们见到人直接先说温允的去向,一来就投喂她。
温允工作结束回来,赵时余跟前的东西已经堆成小山了,多得摞出尖。
温允无可奈何,对象太招人喜欢也是种不小的负担,想低调些都不行。
赵时余无辜,别人硬要给,她拒绝不了,只能都收着。
还是这一年,一桩变故悄然而至,对她们没多大影响,可事儿不小。
温世林离婚了,回到了国内,他试着联系这边,可惜温允和赵家全都更换了号码,原来的电话打不通,温世林于是找到四平县,而恰逢一家子都忙着分馆那边,他数次扑空,馆里的其他医生哪会搭理温世林,没人告诉他温允的去向,不约而同全都隐瞒。
温允是开春后听说了这事,那时温世林又离开了,还是从其他人那里,温允才知道温世林这两年过得很惨,他破产了,欠下一大笔债,差点失去绿卡被驱逐出境,好不容易回到国内,运气太背又被车撞残了一条腿。
温世林不是来投靠温允的,只是来看看,也许是命运的大转折让他幡然醒悟,觉得那些都是他干缺德事的报应,所以他试着悔悟,补偿,然而一切为时已晚,无济于事了。
温世林早不是中国国籍,他在这边待不长,下次再过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去了。温允不担心他会坏事,没把他放在眼里。
赵时余也不担心,温允长大了,没人可以带走她,她是自由的。
一个多月后,等温世林的动向再次传到她们耳中,这次带来的是温世林的死讯,大抵真是报应,温世林连着又出了一回车祸,这回他运气用光了,连人带车扁成了片,没能再鼓起来。
温允之所以会收到他的消息,是温世林在国内还有财产未处理,而那部分财产目前所属权有问题,温允作为温世林名义上的女儿,自然被相关部门和律师找上了。
这些财产曾是温世林与前妻,也就是温允亲妈共有,而今温世林没了,绕了一大圈,温允成了这堆不动产的唯一继承人。
面对律师长篇大论的复杂解释,温允没太深的感受,亲爸死了,她内心掀不起半分波澜,一点触动或伤感都没。
至于即将继承海市的房子,温允不是很看重那个,赵时余比她这个当事人更乐呵,那可是海市的房子,一套上千万,温允要当超级富婆了。
“老板,你包养我吧,我不想干了,以后跟着你混。”赵时余没出息,现在就抱大腿。
温允大方:“全给你都行。”
“这么好呀。”
“嗯。”
温允认真的,不在乎钱,何况还是从温世林那里得来的钱,她甚至不想领这钱,犹豫该怎么处理。
最后是赵时余做的决定,不要是傻子,谁会跟钱过不去。
温世林一辈子不负责任,那是温允该得的——这话赵时余心里想着,不在温允面前说,怕温允难过。
温允不难过,上班够忙的了,哪会自寻烦恼。
秋日来临之际,赵时余有了新的计划,深思熟虑过后,和温允面对面认真讲:
“我们能结婚吗?”
温允愣了愣,没懂她是单纯的疑惑还是询问,不知如何回答。
赵时余重新组织一遍,轻轻说:“我想和你结婚,可以不?”
第73章 番外三 全文完
想想可以, 但现实客观条件不允许,这事在法律意义上目前还想不成。
同性别结婚仍不合法,领不了证, 法律不承认。
不过现实归现实, 就算清楚这一点, 望着赵时余怔神片刻, 温允不扫兴, 一样地认真思忖,点点头, 柔声说:“能, 可以。”
“会不会太早了点?”赵时余盘腿坐着,剥开一个橘子,“我看你们科室那些人,好多都是三十好几了才考虑这个。”
温允说:“他们毕业出来基本就三十了,三十多结婚很正常。”
“那倒也是, 咱们比他们快一些。”又细致撕掉橘子表面的白筋,赵时余先尝尝味, 觉得甜再掰开分一半过去,“这个还可以,吃点,家婆昨天在楼下那家新开的水果店买的。”
温允接着, 顺手把茶几上的橘子皮捡起来扔垃圾桶。橘子不酸不甜,温允喜欢这种,太酸的吃不了, 太甜的齁,吴云芬应该是也尝过了再买的,清楚温允爱吃哪样的。
两人心平气和且沉静地讨论结婚相关的方面, 像是谈论家常,自然而然的。
她们也奔三了,这个年纪谈结婚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,是时候提上日程计划一下。
赵时余不打算搞外籍身份,为了领证换国籍没必要,她看得开,婚姻关系虽然需要红本的证明,得有法律的约束,但有时候那张证也不是必须的,又不能一定得领了证才能成为一对。
感情嘛,有时候还是得看心,领了证过不下去又离婚的不也一抓一大把,何必拘泥于世俗的条条框框上——她们的性取向就已经够离经叛道了,本就与世俗相悖,何必遵守大部分人定下的陈规旧律。
这样的想法有点自我安慰的意思,可也和温允不谋而合,不搞那么复杂,随心就行。
毕竟她们现在其实和大部分法律意义上的夫妻过的生活无二差别,甚至更和谐得多,两人生活在一块儿,存款是一张卡,所有东西,大到不动产小到家里的每一样物品,全都是共有。
老两口置办房产写的她俩的名字,相应的,温允从温世林那里继承来的所有资产,也给了赵时余一半。多少被法律承认的夫妻都做不到这个地步,她们不需要约束,早就做到了这些。
“那我们办席吗?”赵时余问。
温允回:“都行,看你,还有家婆他们。”
“办席热闹点。”
“可以请几桌。”
“几桌是不是少了些。”
“差不多了。”
“光是小邹姐他们加上朋友那些,再带上家属,估计都得超过十桌。”
“有那么多。”
“肯定,我俩人缘好,走得近的都能请来一大帮子,几桌可坐不了。”赵时余自夸,“度蜜月吗?”
温允说:“要去。”
“去哪儿?”
“马尔代夫。”
“还有备选没,就这一个地方?”
“你选。”
让选,赵时余还真选上了,人家度蜜月那是有婚假,她在自家医馆工作倒无所谓,温允可没婚假,选白天也是白选,当医生哪来那么长的假期。
不过想想不犯法,越想越美,赵时余挺能发散,越扯越远,美起来了就打不住,咧咧嘴角,愈发傻乐。
说要结婚不是一时兴起,更不仅仅是过过嘴瘾,赵时余还同老两口沟通了,提前参考了老人家的意见,吴云芬他们对此持保守态度,即使不领结婚证,办婚礼也是一件非常庄重且需要花心思慎重对待的事,不能像赵时余认为的这么随意。
以前的时代,老一辈多的是不领证的,结婚就是办一场席,仪式结束就等于是结成了。她们既然结婚,那就得风风光光的,太草率敷衍了不像话。
既然接受了她们的出柜,那两人要结婚也在意料之中,准确来说,应该是理所应当。
老一辈的观念中,恋爱的最后一步肯定是结婚,哪有谈一辈子恋爱不结的。
她们决定要结婚,为此忙碌上心的却是老两口,特别是吴云芬,家婆爱操心的老毛病又上来了,找哪家酒店,订什么场子什么菜,在哪儿办,回四平县还是就在锦城,以及最重要的,流程该怎么走。
双方都是女孩儿,还都是自家的,常规的流程必定不适用,同性恋结婚还是新潮了些,吴云芬没招儿,还上网查资料,打算借鉴外国的方式,问赵时余她们,要不按照外国人的仪式办呢,国内传统的办不了她们的婚礼。
赵时余还没计划到那一步,温允更是,对于吴云芬的心急,她们好笑,早知道就晚一些再知会家里了,省得吴云芬琢磨来琢磨去。
吴云芬似乎忘了原先说过的,赵时余可以不结婚,结婚不重要之类的话了,老太太唠叨,想法又不一样了,结婚等于找个伴,赵时余她们这样,找个伴很重要。人都是群居动物,那是天性,也是老两口对赵时余和温允仅有的期盼,希望她们俩可以和和顺顺,安安稳稳,相互扶持走下去。
婚期定在了两年后的夏天,在她们三十岁这年,她们认识的第二十四个年头上,刚好两轮岁月,也是她们人生进入下一个阶段新开始的一年。
不订婚,不另外搞冗长繁琐的礼节,赵时余和温允其实并不是特别看重那些细枝末节的琐碎,倒不是不在乎对方或与对方的婚事,而是一切水到渠成,两个人都知道那是注定的,从不怀疑,所以到了这一道,反而挺淡定。
因为合该就那样,理所当然就是。
赵时余早前送给温允的手链起了作用,上面的钻石被取下来,换到了戒指上。
原本赵时余是打算重新买戒指的,可惜慢了半拍,温允动作比她快,赶在她之前就订好了戒指,一共两枚钻戒,温允戴的那枚用的赵时余送她的钻石,给赵时余的那枚找的同品牌的钻石,凑成一对。
戒指很漂亮,戴手上不招眼,但款式很衬她们。
赵时余稀罕戒指,当天戴上无名指就不取了,第二天跟着吴云芬接诊,病人瞧见了,好奇问:“小赵医生这么年轻都结婚了?”
吴云芬早上就瞅见了的,代她回答:“快了,已经定了。”
“差不多,算是结了。”赵时余自个儿说,笑笑,“好多年了,该结了。”
病人讶然,她那样子可不像好多年的,还不到三十岁,哪来好多年呢?
赵时余不解释,专心为吴云芬打下手,吴云芬让她试试为病人把脉,随后再聊了会儿。
听到赵时余提及她的另一半也是医生,而且就是附近那所在本地极其有名的三甲医院的医生,病人咂舌,说了句“般配”。
她们实打实地般配,不论从哪方面来看,庸俗的条件还是外形,或者性格方面等等,她们就是最般配的,任谁见了都这么讲。
四人小群是最先收到她们结婚通知的亲友团,赵时余提前两年就将请帖发出去了,通知那俩到时候当伴娘,一定把时间空出来。
李雪婷秒回:-什么?!!!!我错过什么!
于闵:-好,一定。
李雪婷:-老天,我还单着,至今连个对象的影儿都见不到,你们就要结婚了,太不公平了,我好嫉妒。
李雪婷:-恭喜恭喜,我也一定来,天上下刀子我都来。
赵时余:-比心表情包。
最近两人经常和同在锦城的于闵见面,于闵在锦城没什么熟人,有空就到这边坐坐,赵时余开玩笑:“闵闵,你要不转行得了,直接来我家跟着我干。”
于闵说:“好呀,当中医也很好。”
温允问:“你的新店怎么样了,进展如何?”
“还不错,比之前的强点。”于闵汇报,她的新店有赵时余她俩的投资,虽然占比不大,可她们也是唯二的投资人,朋友一起开店比预期的顺遂,没有所谓的矛盾牵扯,赵时余她们只是投着玩的,于闵也是随心做,大家都没啥压力。
新店是火锅店,这年头干餐饮赔本的远比赚钱的多,店的规模不大,最初能开起来,也是她们每次聚餐都蛮纠结该吃什么,本地好吃的店基本都需要排队,麻烦,比较新式的菜她们都不是很喜欢,所以约定着开了这家小店。
偶然的一时兴起回报还挺可观,起初的半年,火锅店的生意一般,除开成本挣钱不算多,都不够她们投进去的成本,真正做起来是在半年后,这家老巷子里的火锅店突然就厚积薄发了,随着积攒的回头客越来越多,到后面几乎每天下午五点就开始排长队,地方都不够坐。
赵时余不是很在意开店相关,直到收到于闵打来的分红,看清究竟有多少数,她挑挑眉,同温允乐道:“比我们本分上班强,赚头还挺大。”
她们陆续跟着于闵做了一些投资,大多都是小投入,于闵就是天生的生意人,她做生意像她读书一样厉害,干一行行一行,哪哪儿都行,几乎赚多赔少。
由于于闵隔三差五就到赵家,慢慢的,老两口对于闵熟悉起来,当知晓了于闵原生家庭的坎坷,吴云芬叹息,摇摇头,可怜这么懂事能耐的孩子,老人家像对赵时余她们那样待于闵,每次于闵来了,都当自家孩子一样。
春节后,原本在四平县定居养老的张姨也来了锦城,张姨家的孩子也工作了,她的儿女离退休还早,张姨在老家待不住,最终被老两口“返聘”,又到锦城赵时余她们的房子里干起了老行当,来当保姆照顾两人。
这下变成她俩给张姨开工资了,张姨不乐意收钱,本来日常打扫卫生什么的已经有定期的保洁那些,张姨来了只是有空就做做饭,不想做就不做,别的根本没什么活儿,但她们不答应,开的工钱比张姨以前都高。
她们其实不需要照顾了,反倒是家中的两只小猫,不对,现在是大猫了,需要人换水喂食填猫砂。
两只猫有名字了,更胖的那只叫大白,比较胖的是小白,名儿是赵时余取的,她们养了大半年猫才后知后觉猫没有名字,赵时余取名废,沉思了两三天才想出来的名字。
大小白很满意它们的名字,每次有人叫,俩猫尾巴立马竖得高高的,摇摇晃晃就跑上去了。
宠物随主人,大小白也很能吃,什么都爱吃,白水煮鸡胸肉不加别的任何处理方式,它们也吃得香,一点不挑食。
两只猫每天陪着张姨,这儿的日子可比孤老一个人住着有意思多了,张姨天天脸上都带笑,开开心心的。
说来也巧,或许是孽缘,偶然的一次,温允跟着前辈医生到美国交流学习,竟然在那边遇到了赵宁,双方在一场饭局上碰上,那时赵宁身边跟着一个小孩儿,看起来三岁左右大,温允第一眼还以为那是赵宁的孩子。
赵宁认出了温允,没事人般主动打招呼,甭管温允是否愿意,找上来说了会儿话。
破天荒的,赵宁问了赵时余好不好,听说赵时余现在的生活,赵宁笑了笑,终于讲了句人话。
“她比我本事多了,她应得的。”
温允不是长袖善舞的性子,对着赵宁寡言少语,没啥好说的,就连开口喊人都不晓得该怎么喊。
“听说你们要结婚了。”赵宁挑破,挺了解她们的动向,并且一点不意外她们在一起了,只是自嘲扯扯嘴角,“老头儿对你们倒是包容,当初对我怎么就不这样,真是不公平,挺会区别对待的。”
温允不和赵宁争辩这些没意义的,等其他人过来,转身不跟她掰扯了。
饭局快结束了,赵宁再次叫住她,似乎还想再说什么,可不知是人太多,还是讲不出口,赵宁还是没说了,盯着温允看了半晌,张了张嘴,到底一个字都没讲出来。
碰到赵宁这事,温允不告诉老两口,只跟赵时余说了,赵时余并不意外,因为即便不再见面,家里依旧知道赵宁的很多事,赵宁也知道一些这边的情况。
那个孩子不是赵宁的小孩儿,是赵宁如今那个男友的女儿,赵宁去年往家里打了一大笔钱,算是还掉之前她从赵良平那里逼着拿走的那些遗产。
这些破事没完没了,如乱麻缠绕,家里不提,赵时余也不讲,讲出来只会让温允跟着心烦,没必要。
赵时余还说,赵宁近两年在外边同样过得不咋样,她的生意后来没做起来,赔了不少,现在老老实实上班去了。也不晓得那笔钱赵宁是咋拿得出来的,可能是借的,可能坑蒙拐骗吧。
温允摸着赵时余的手,听她讲完,拉拉赵时余的指尖,赵时余懒懒趴沙发上,聊到一半,忽然又拉回她们结婚的事上,赵时余正在另一件更要紧的事,她们以后要不要小孩儿。
“随你,我不是很在意这个。”温允说,“如果你喜欢,那就要。”
赵时余说:“我还没做好准备,只是有点子纠结。”
“比如说。”
“太多了,养小孩儿挺多事的。”
温允轻声讲:“那就等以后再考虑,现在不着急。”
“也是,没准儿呢,多一个人我也不习惯,有你们就够了。”赵时余反过来捏捏温允,张姨去分馆了还没回来,趁着没人,她冲温允脸上啵一口,趁张姨还没回来,找点有意义的事做。
到点了,该洗澡了,她们进浴室,热水缓缓打湿身体,整个空间都被升腾的热意萦绕,悸动随着对方而起落。
温允背后是冰冷的墙壁,找不到落定的终点,她闭上了双眼,任由赵时余造次。等到趴在玻璃门上,水不知何时变小了,温允便依靠着薄薄的一道门,承受赵时余给予她的所有缱绻爱意。
春天结束前,分馆又招了俩医生,赵时余还是老样子,仍旧跟着老两口“修行”,医生嘛,活到老学到老,她现今正是脚踏实地拼搏的时候,要走的路还很长。
同一时期,医院的温允连着收了两张锦旗,病人的认可就是最大的奖励。
赵时余简直骄傲坏了,将那两面锦旗挂在了客厅正中央的墙上,挂家里最显眼的地方,彰显她家温医生的本事。
家里就这么几个人在,温允由她去了,爱挂就挂着吧,等下回哪天赵时余收了锦旗,也给这人挂上。
盼什么来什么,不出一周,赵时余竟然也收到了锦旗,赵医生受宠若惊,双手接着,要不是被吴云芬拉着,她能当场给病人来几个鞠躬。
墙上的锦旗和极简风的装修设计格格不入,红色过于醒目,赵时余咋看咋满意,表示有朝一日一定要将这面墙挂满。
下一次假期,她们难得出去旅游一次,重温十八岁时的云南之行。
这次她们住的亲水房,带着老两口和张姨一路,洱海的美景依旧,还是去大理古城,还是租车环海,还是慢悠悠地到处闲逛。
赵时余一边牵着温允的手,走前边,走在人流涌动的街道上,穿过一条条路,漫无目的地往前,不慢不紧地消磨时光。
温暖的阳光洒下,赵时余悄悄刮两下温允的手心,怕温允记不住,轻声提醒:“明年这个时候,我们就该结婚了。”
温允记得,算着时间的。
“快了。”
“我很期待。”
“嗯。”
“你也是。”
“嗯。”
赵时余一路都牵着人不放,抓得紧紧的,像上一次到这儿。
时光不留痕,又是很多年了。
而以后的以后,她们俩还有很多年……——
作者有话说:番外到这里也结束了,谢谢追文,辛苦各位,喜欢的话还请打个五星好评哟~
下一本本来打算开《绿茶上位指南》,但是想了想,还是决定先开于闵和林白辛的故事《暗恋原则》,这本是酸甜口,喜欢的可以预收一下点个收藏,咱们年后存够稿子了再开。
《暗恋原则》文案:
十五岁开始,于闵心里就多了一个人的存在。
对方是她发小的姐姐,她的邻居,也曾是她的家教老师兼半个监护人,林白辛。
这年父母闹离婚,于闵像累赘一样被丢来丢去,是林白辛上门接走她,带她逃离那个争吵不断的家。
后来于闵她爸妈真离了,谁也不要她,也是林白辛收下她,不求回报地白养了她几年。
林白辛温柔,善良,完美得不像话,唯一不好的是从不回应于闵,她总是像个局外人,任凭于闵如何使劲走向她,她都岿然不动,外热内冷,仿佛天生就是石头心。
直到终有一天,于闵放弃了,听她的话当回正常人,被迫去相亲。
相亲的对象原定是发小,但来的人确实林白辛这个当姐的。
面对面坐着,林白辛长久地沉默,无声僵持了大半天,才薄唇轻启,低声说:“所以,你就这么听我的?”
前期于暗恋,后期林追妻火葬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