猫和我小说网 > 青春校园 > 我在古代搞科研 > 第307节
    他随手把整形小广告扔进了空间格,转头又去研究那个物产提示。


    提示的内容是青胶蒲公英,又名青橡胶草,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。


    它就长在沙岭河东口的山区里,广泛分布于向阳的南坡,因为喜欢昼夜温差大的环境,是当地十分常见的野草。


    一般的蒲公英可以被当做野菜使用,但青胶蒲公英因为根部含有大量的橡胶成分,口感苦涩不说,胶液还可以拉成银色的长丝,人或是动物吃下去都没办法消化。


    当地人都叫它“苦黏根”,嫌弃它没甚用处,时不时就要放火烧一烧,避免这草籽飞落到田里挤占庄稼的养分。


    但宁非在系统中看得清楚,这种草一年就可以出胶,每亩可产胶100斤上下,产胶量已经是非常可观了。


    就算和系统出品的橡胶树没得比,但这玩意贵在没有成本,还是本地原生土著啊!


    原生土著就不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,在橡胶树能够量产橡胶之前,用青胶蒲公英先期制作一批橡胶制品,确定一下工艺标准和流程,也省了以后再麻烦。


    于是,宁锯子便兴冲冲乘船去了沙岭河西口。


    这次跟他一起过来的依旧是三水老道和天匠人纳达,如今蒸汽水轮的改造正在九凌城如火如荼地进行着,土木组每天都忙到飞起,身为亲眼见证了蒸汽机诞生的鱼忻,自然要勇敢地投入到改建工程中,不能跟过来看热闹,他还小小郁闷了一番。


    三人到达东口码头的时候已然是晌午,驻守在东口岸防的兵丁验看过他们的路引和信物,马上就要护送他们进山。


    宁非自己就带着护卫,哪肯再给旁人添麻烦,谢绝了守军的好意,只留了一个向导,便带人进山采草。


    蒲公英不是啥稀罕物,漫山遍野都是。宁非先给众将士讲解一下青胶蒲公英的特征,然后给每个护卫都发了一个小铲子,发动大家一起挖菜。


    他自觉是做科研的手,手速必然比拿刀枪的灵巧。结果分分钟就被打脸,随队来的黑甲军兵丁都是苦出身,挖野菜那是生存必备技能,各个挖得飞起,也就一个半时辰的功夫,宁锯子带来的麻袋全部装满了。


    “宁先生,还要不?”


    宁非的护卫长正是张三山,传说边军中运气最好的男人。


    封恺看中他的胆大心细及狗屎运,特地把他调职到宁非身边做护卫统领,张三山最近过得十分滋润。


    他原本准备攒些银钱在定安城中买个小院,再把婆娘娃娃接去生活。结果跟着宁非在九凌城住了一段,张三山忽然就有些看不上定安城了。总觉定安城的房子没有九凌城的整齐,坊市也没有九凌湖新鲜,更别说九凌湖有全边城最好的学房和作坊,娃养在这里可是有机会接受宁先生亲自授课的!


    不过九凌湖的房子可不好买,价格高不高另算,住在九凌城可是得有点由头的。


    如今九凌湖的常驻居民,不是墨宗出身便是在作坊中表现出色。当然,靠着军功晋身也是可以,不过却是住在九凌城附近的卫城,距离真正的城市中心还有半天的脚程呢!


    张三山说不好那种感觉,反正他就是觉得九凌城里的人和外面的不一样,自家要是能住在这里,那多少也是能沾沾仙气的。


    他想来想去,最后还是借着做护卫统领的身份,舔着脸去问宁矩子,问他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他家人搬去九凌湖。


    “这有何难。”


    宁矩子摸了摸下巴。


    “城市一直在扩建,你们将军也有意把九凌城的模式推广出去,将来边城处处都是九凌城。”


    “未来主城也会开放房屋购置,不过有基础要求的,除了对边城或是九凌城有一定贡献,还有具备基本的读书识字以及术数、自然常识。”


    他看了一眼面前的精干汉子,忽然露出了一个格外亲切的笑容。


    “张大哥,你若真想住进来,不如从现在就开始好好学习,天天补课吧。城里现在开设了扫盲班和晋级班,晚上少听两段讲书,好好回去刷题……我手里有个五科综合补习精讲大礼包,送你如何?”


    第277章


    此话一出,张三牛脸上的表情顿时变得很尴尬。


    他……只是想要为自家的娃子争取一个学习的环境,可不是想着自己也跟着去考试啊!


    打仗、戍边,放炮、这些他都干得,也不怕流血受伤,可是考试……


    一想到当初努力学岸防炮的日子,张三牛就忍不住两股战战。


    那时候,关于角度好落点的计算,可是把他难为坏了,一把把地掉头发,原本就不算丰厚的发量瞬间见底,拼着一口老血日夜复习,这才把要用的重点都融会贯通。


    等真上手发炮的时候,他老命都去了半条。


    你听听宁先生说的这是什么话?五科综合精讲大礼包!一听就不是啥简单的玩意儿!


    要真是沾染上了,说不得后脑勺仅剩的这几根毛也要搭出去。


    “不,不,还是不了……”


    张三牛干笑道,身子不由自主地后退半步,心中暗暗叫苦。


    他怎地忘了!


    宁先生最近在城里纠集了一群教员,据说这些人在学房憋了好几天,然后就编了几本册子出来,里面全是题目。


    这东西一出,立刻受到了边城一众居民的热烈追捧。听他在印刷坊干活的老乡说,这段时间印房的订单整整三大本,几乎和《东山群雄传》的单册平分天下。


    张三牛也跟风买了几本,给家中的三个崽子一人备了一套。


    他家的娃如今都进了学房,成绩最好的老二也就是个中游,剩下两个还吊了几次榜尾。


    张三牛打也打了,骂也骂了,始终没什么效果。


    这次送他们题目合集,眼看着三个崽子都流下了感激的眼泪,张三牛的心中升腾起身为爹的骄傲。


    反正这套册子的价格不算高,他一个有军功傍身的校尉,这点银钱他还是不心疼的。他挣命大半辈子,在战场出生入死,不就是为了子孙后代能有出息吗!


    一套习题册算什么,要不是实在抢不到更多的,他还想给老家的兄弟们置办一些,让族里的娃也跟着借借力。


    可若是要做题的换成自己……那……那还是算了吧……


    想到这里,张三牛表情生硬,干笑着转移话题道。


    “宁先生,这些框子都装满了,咱们可是要回城?”


    宁非抬头,看了看天色,微微摇头。


    “时候还早,倒是不急。”


    “这里的橡胶草长得甚是茂盛,咱们索性先弄一些胶出来试试。若是能成,便再多采些回去备用,大船出来一趟不容易,不能浪费资源。”


    宁非在边城的威信极高,他说话几乎没人不听从。只是众护卫都是以保障他的安全为第一任务,说采草汁,谁也不知道该怎么下手。


    面对一众茫然的眼神,宁锯子笑了笑,简单讲解了一下取胶的步骤,并亲自用橡胶草做了示范。


    在座的护卫都是苦出身,从小都没少干农活,宁非稍微一点拨就做得有模有样,飞快地上手了。


    哦,原来是收集野草根部的这些黏黏的东西啊,简单。


    三下五除二,半透明的液体便挤了一小盆。宁锯子也没想到众人的手法这样熟练,开始还跟着忙乱了一阵,后来发现自己有些拖后腿,便干脆把活计全部托付了出去。


    “够了。”


    宁非点点头,从张三牛的手中接过了那一小盆胶汁。


    这是一种半透明的灰色液体,粘度很大,稍微搅动一下就会粘连。


    宁锯子转过头,视线在张三牛的脚上定格。


    张三牛穿了一双浅口布鞋,有点像是千层底的款式,在一众草鞋护卫中极其显眼。


    “张大哥,你这鞋能不能借我用用?”


    听他这样问,张三牛微微一愣。


    他这鞋是家中的婆娘做与他的,用草编和棉布一层一层垒起来的鞋底,穿着既柔软又舒服,走到哪儿都受人羡慕。黑甲军虽然也发鞋,但发的却是冬天穿的皮靴,在这个节气用不上大。是以大部分兵丁要么编个草鞋来穿,要么去鞋行买个薄低的,反正都没他这双俊俏。


    张三牛心里是很看重自己这双鞋子的,平日里十分爱惜。这次听到宁先生需要,他犹豫了一下,还是干脆利落地脱了鞋子递过去。


    宁非接过鞋,果然嗅到一股酸酸的咸味。张三牛是汗脚,如今天气正是炎热的时候,就算棉布鞋再透气吸汗,异味儿是难免的。


    耗子啊宁锯子是经受过铁匠坊重味考验的男人,这点味道简直就是洒洒水,应对起来毫无压力。


    他把布鞋放在一边,从随身携带的木箱中取出硫磺,以及一些之前便准备好的添加剂。


    青胶蒲公英的根部虽然含有橡胶成分,但里面的天然橡胶到底质量如何,属于哪一种成分,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和处理。宁非这次来之前便做了充分的准备,简单硫化反应需要的材料都随身带着,不能保证一定能制造出他需要的硫化橡胶,但橡胶的用途广泛,各有各的用途。在石油工业暂不能起步,合成橡胶只存在于梦想的如今,他的密闭压力容器胶圈也只能指望这些天然橡胶了。


    宁锯子摸了摸鼻子。


    那就……先做个胶鞋吧。


    于是,一众护卫便眼看着宁锯子把取好的生橡胶草汁混入硫磺,放入密闭容器中隔水加热。


    中间,他还几次打开盖子查看情况,偶尔也添加一些不知名的东西进去,和三水老道嘀嘀咕咕不知道在念叨什么。


    这两个人神叨叨的模样简直如初一辄,颇有些神棍的风帆,让众护卫顿时肃然起敬。


    三水道长是谁?那可是边军中著名的神仙人物,上知天文下知地理,时不时就在观星台上揣度天机,轻易不和人接触说话。


    主要他说的那些玄而又玄,旁人也听不懂。据说他还会看面相看气运,一般心思不好的人根本不敢往他身边靠。


    可自从来了九凌城,大家就发现道长一扫之前仙风道骨的模样,变得接地气了许多。就比如他现在和墨宗的宁矩子挤在一起,头挨着头,手忙脚乱还都没个章法,就像两个在厨房玩火的小娃。


    “行了吧?”


    老道看向宁矩子,手中的木棍搅了搅已经粘稠的液体。


    宁矩子摸下巴。


    “行叭,先把鞋扔进去沾沾,别忘了鞋底和鞋面的接缝处,防水密封不能有死角。”


    然后,众人见仙风道骨的道长,小心翼翼地把只布鞋放进陶锅,然后瞬间提起,带起一波灰白色的胶汁。


    “成了!”


    宁锯子马上凑过去,小心翼翼绕着鞋子转了三圈,目光比看暮野兄还要温柔缠绵。


    橡胶啊,橡胶啊,这可是橡胶啊……


    张三牛摸头,好好的一双鞋,现在黏上了一些不知道的玩意,回去他家婆娘说不得要骂人。


    不过若他说是这鞋得了宁先生青眼,那婆娘多半又激动得脸红睡不着觉,吵着要给宁先生也制一双。


    唉,这边城,也不知有多少婆娘丫头惦记着宁先生。


    不过人家宁先生对谁都没那个意思,行止坦荡磊落,日常也十分注意,婆娘们也就只能惦记惦记了。


    除非她们有大公子那本事……呵呵。


    张三牛正胡思乱想呢,那边宁非的胶鞋已经干得差不多了。


    他按了按鞋底,体验了一些胶质的粘合性和弹性,点了点头。


    “还不错,弹性比我们之前用的高温树脂要大了许多,应该可以用作胶圈和密闭,取代高温树脂做输液管也没问题。”


    “不过用作轮胎还稍显软了一些,只能做内胎,外面还是要附着一层树脂做耐磨保护,不然软胶太容易磨损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