猫和我小说网 > 青春校园 > 我在古代搞科研 > 第330节
    “可是用了火油?”


    一说起火,他第一个想到的就便是那神奇的黑色臭水。


    虽然味道不好闻,但填装在陶罐中,打仗能起到奇效。


    “火油?”


    旁边那个老匠人想了想。


    “真能是火油?边军也有火油?”


    “为何没有?”


    匠头回道。


    “这火油原本就是从北面运过来的,雍西关不就在北边,说不得也用这玩意。”


    说来说去,暂时也找不到更合理的可能性,索性就把火油添加进入炮口,又铸了一个铁球做试验。


    搞不清楚火绳的原理,众匠人便先将点燃的木片扔进炮身的火油中,然后再将铁球炮弹填装回炮口。


    因为船手说的可怖,众人都担心被喷薄而出的铁丸砸到,扔进去就开始四散奔逃。


    结果,等了许久,什么都没发生。


    火油烧的虽然厉害,都也只是从炮口冒出滚滚黑烟,铁丸就乖乖躺在宽大的炮身中,动也不动。


    众匠人百思不得其解。


    后来有人联想到火绳的机关,觉得墨宗不会造出没意义的玩意,这东西一定有用。


    “不然……咱们填进去些火雷粉试试?”


    其中一个匠人建议道。


    火雷粉也是从北边过来的神物,据说点燃时可以发出巨大的声响。只是这火雷粉要明火才能燃烧,可是难倒了一群匠人。


    最后,还是匠头拍了板,决定在铁球中填装入浸透火油的灯绳,点着然后再放回炮膛中,以火油的明火引燃火雷粉。


    这个设想不可谓不大胆,但过于天马行空,丝毫没有顾念生产者的安全性。


    当第一发炮弹落入炮膛底部,还没等几名匠人跑远,一声巨大的闷雷就响彻东林场。正在干活的匠人们都被吓得停下手中的工作,伏在地上瑟瑟发投,眼睁睁地看着铁铸的炮身分崩离析,化成无数的碎片。


    更糟的是,这炮身炸的位置不好,好巧不巧被抛到一处造甲坊中。


    那密集的铁块从天而降,几个甲匠可是遭受无妄之灾,被飞射的碎片打得头破血流。


    一时间,哀嚎声,求救声,尖叫声,响彻东林场。


    好在火雷粉本身的力道也不大,也只是把硬脆的铸铁的炮身炸开了一部分而已,没有真的造成匠人死亡。


    可是这个一闹,可是把众人吓得魂飞魄散。终日埋头做活的人哪见过这样的场面,当天晚上就有许多人惊吓过度发起了高热,躺在榻上起不了身。


    匠坊停工是大事,消息传到岐江城,陆涛气得踢翻了桌案,立刻动身前去查看情况。


    等他赶到东林场的时候,看到的就是一片狼藉的景象。


    几个经验丰富的匠人多少都挂了彩,许多年轻的学徒正在打扫飞溅到四处的残片,一门少了一半的火炮倒在地上,炮身布满裂痕。


    “这是怎么回事?”


    陆涛沉着脸,冷声问一旁的督造。


    督造出身陆家旁支,对这位家主的性情自然是了解的,连忙把事情原原本本讲了一遍。


    不是匠人们不用心,是真的没搞清里面的玄机,这墨宗的秘技可不容易破解。


    “你是说,不清楚对方打火的秘法?”


    陆涛皱眉问道。


    “火雷粉可是不得用?”


    “倒是有那么点意思了,只是火雷粉的力道不够大,不能把铁球推出炮膛,这才炸了炮身。”


    “那便多加些进去。”


    陆涛的视线在众人脸上环扫。


    “陆家供养你们这许多年,从未亏待过半分。你们造不出陌刀有情可原,如今炒钢之法和火雷粉的制法都在我们手中,火炮也得来了样品,你们总不可能比关外那群讨饭的还要愚笨吧?!”


    “墨宗能做到的,你们凭什么做不到?”


    陆涛相貌文雅谦和,语速不徐不缓,总是给人一种温和宽容的错觉。


    可是这一次,虽然还是同样的语速和语调,但声音和表情都冰冷无比,直让在场的督造和匠头心惊肉跳。


    这是给他们下死命令了。


    陆涛在南郡说一不二,他决定好的事,陆家的族人都不敢质疑,更别说这群被豢养的匠人了。


    即便是经历了之前可怕的炸膛事件,东林场的火炮仿制还是一刻不停的进行了下去。


    有聪明的匠人想到了更改火雷粉的配比。


    火雷粉是陆家于火雷圣巫手中拿到的配方,造出来的成品声音很大,但爆炸威力却十分一般。东林场的匠人们商量了几天,觉得最可能的原因还是火雷粉的力气不够,也许胡人在配方中添加了一些消减力道的东西,还得想办法修改配方。


    他们想得倒是容易,改黑火药怎么可能那样简单,稍不留神就要步了六代矩子的后尘。东林场的匠人们哪里比得了常山,常山受墨宗传承,至少还知道要窝进山里造天火雷,东林场的匠人们没有基本的化学常识,该配方全靠经验和想象,发生事故几乎是必然的。


    之后的几天,岐江城中几乎日日能够听到闷响。


    有时候是乍然出现的一声,有时候接连好几声,有时候还能看到东林场的方向冒起滚滚浓烟。


    每每发生这样的事,城中便会有门前都挂起的白幡,这些大都是为陆家服务的匠人们,聚居在岐江城外东区,也被叫做“匠坊区”。


    匠坊区曾经是受人欣羡的地方,这里的匠人接受陆家的豢养,衣食无忧,生活安稳富庶,地位比普通平民要高出不少。


    可是从那日起,匠坊区却几乎日日都传来哭泣声,人人连带哀色,神情惶恐。


    但东林场的闷雷依旧没有停下,陆涛的情绪也越发暴躁。


    “怎可能找不出?明明成品就在眼前!”


    他发狠道,总觉得是手下的匠人不用心,不然怎么能比不上墨宗的那群杂流,这炮看着也没甚难的!


    他不停地催促着工程进度,但不管他怎么严令斥责,东林场的火炮始终难产,不是火粉炸就是炮身炸,每一次试炮都是鬼门关,总有匠人伤亡。


    渐渐地,匠人们的尸体不再运回城中,而是就地焚烧掩埋,送进城中的,只有一块小小的灵位。


    匠坊区一片缟素,曾经意气风发的妇人们也都失去了精气神,行尸走肉一般过活。


    家中失去了顶梁柱,陆家却未必再继续养着她们,以后的日子可怎么办?


    岐江城一片凄风苦雨中,白鹭口却群情振奋。


    按照宁矩子的安排,第一艘安装了蒸汽机的大船即将下水,众船匠都摩拳擦掌,等待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。


    自己就能走的船,神奇着哩!


    ”


    第299章


    从青牛江回来之后的宁非,顺理成章地留在了白鹭口改造蒸汽船。


    封恺陪了他两日,见他精神熠熠似乎没什么不舒服的,这才启程前往旧京。


    关于崔安的处理,封恺仔细询问过宁非的意见。


    定安城事发后,崔安虽然被关进大牢,但一直都是被好吃好喝地照料着,半点罪都没糟。


    但是崔安过得并不好。


    他每天吃不香睡不着,翻来覆去就想见阿佑一面。


    可他没脸。


    见了阿佑他能说什么?他怎么解释自己信上说得好好的,但一见面就带了刺客刺杀?他这哪里是做人娘舅的,分明就是索命的无常!


    是的,崔安觉得自家亲外甥大概率没事。


    虽然没什么凭证,但封家能一直把他这样扔着都不动手,说明阿佑平安完好。


    虽然现在依旧对整件事一头雾水,但最担心的情况没有发生,崔安的心算放下不少。


    他翻来覆去好几天,犹豫再三之后,终于借着差人的送饭的当口,提出了想要见一见墨宗矩子的要求。


    “哈?你要见宁先生?”


    那差役一瞪眼,手举到半空又放下,脸上的表情由愤怒转为克制。


    “你也有脸啊!”


    他嘀咕了一句,眼神十分凶恶。


    似乎不是上面有交代,他就要动手打人了。


    崔安脸胀得通红,风光了一辈子都没这样丢过脸。


    但他也知道是自己理亏,忍住没吭声,又求了那差人一次。


    这次倒是没挨骂,但直到被放出大牢,崔安也没能等到自己想见的人。


    “走吧崔郎君。”


    封伯晟的小儿子阴沉着脸,一副送瘟神的模样。


    在他的身后,是兵甲整齐的边军,刀尖雪亮,煞气逼人,一副生怕崔安赖着不走的模样。


    崔安的心情也很不好,他一直在眺望城门方向,希望能在最后时刻见到他最想见到的人。


    但,最终还是没等到。


    封慷见他的心思都看在眼中,冷不防嗤笑一声。


    “赶紧走吧,小非哥不可能见你的。”


    “小非哥说你们崔陆两家送来了大礼,他也不能让你们空手回去,等你回了南郡就知道了。”


    说到这里,小少年似乎觉得不解气,又恨恨地补充了一句。


    “小非哥与你家早没关系了,别见人发达了就来打秋风,这么大人也要点脸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