猫和我小说网 > 古代言情 > 桓容 > 214.第二百一十四章
    宁康二年,十二月底,西河郡


    隆冬时节,连续数日大雪,官道被阻,河面结冰,遍地银白。


    整座西河城被大雪笼罩,土石建的城墙结上一层厚冰,远远望去,似矗立在茫茫平原中的一座雪堡。


    噍——


    难得晴日,嘹亮的鹰鸣破开长空,两道雄健的身影穿透朔风,先后飞入西河城内。


    守城的甲士抬头望去,见苍鹰归来,九成带着长安的消息。


    “听说长安既下,苻坚身死,不晓得亲王何时点大军,出兵将中原尽数扫清,把贼寇彻底逐走?”


    王府内,秦策正召文武议事,刚提到春时开荒,安置流民,就遇苍鹰和金雕先后飞至。


    抬臂接住苍鹰,亲手解下两只竹管,看过其中的绢布,秦策先是拧眉,后又展颜,大笑数声之后,将一张绢布递给面带疑惑的张禹,道:“叔臣,长安之事已谈妥。先前所料半分不差,此子果然要经略西域。”


    张禹接过绢布,从头至尾看过两遍,眉心蹙紧,心情不如秦策轻松。


    “桓敬道雄才大略,非池中物,他日必鹏程万里。桓元子未能代晋建制,此子必将承其志。任其势力膨-胀,恐非好事。”


    “何以见得?”秦策收起笑容。


    “桓敬道舞象之年出仕,先任盐渎县令,后升幽州刺使,将辖下治理得井井有条,百姓安居乐业。期间随桓元子北伐,立下赫赫战功,威名传遍北地。”


    “且其手下有能人,政务军事皆未干才。不提其他,石劭石敬德,当年的北地财神即投靠于他。非如此,盐渎、盱眙岂能有今日规模?”


    “遑论幽州商队、盐渎海贸,掌控海盐白糖,手下数支商队,说他捧着聚宝盆也不为过。”


    “二公子和四公子攻下长安,晋兵趁势拿下扶风、略阳等地,桓敬道明言要打到陇西,重开西域商路,其心不可小觑,绝非求财而已。”


    张禹一番话落,众人心中思量,不免议论。


    有人觉得此言有理,需得谨慎防备,却也有人认为他是杞人忧天,哪里就到这个地步。


    桓敬道固然有雄心,手下也不缺能人,但他终归是遗晋臣子,想称帝建制,必要背上“造-反”的骂名。


    更何况,南地貌似安稳,背地里却暗潮汹涌。


    建康士族、吴姓豪强、手握北府军官至的丞相郗方回,皆非易与之辈。桓容想要成功登上皇位,要走的路相当长,不说举步维艰也差不了多少。


    “叔臣是否太过高看此子?”有人问道。


    张禹摇摇头,暗中叹息,并未同众人争辩,只将目光落在秦策身上,等着后者决断。


    良久,秦策放下绢布,视线扫过众人,沉声道:“此子的确不凡,不容小觑。然中原未定,北有柔然敕勒,西有氐秦残兵,慕容鲜卑盘踞三韩,朔方、五原一带仍临铁弗敕勒等部。”


    话到这里,秦策刻意顿住,留给众人思考的时间。


    室内陷入寂静,在场文武皆心头发沉,张禹也不例外。


    “秦氏自坞堡起身,艰难竭蹶,几度濒临绝境。先人血染沙场,与敌死战,方有今日之功。胡贼未灭,中原未复,百姓未能安稳,何言其他?”


    秦策的语气极重,一字一句,犹如金鼓之声,凿进众人耳鼓。


    “策承先祖遗训,当以恢复华夏,扫除贼寇为先!”


    固然有一统天下之志,也要在驱逐贼寇之后。不能彻底扫平中原,将外族赶出华夏,他绝不会轻易起兵南下。


    张禹还想再劝,见到秦策表情严肃,显然决心已定下,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。想到之前的想法,难免有几分惭愧。


    “大王胸怀天下,是百姓之福,禹惭愧。”


    “叔臣无需如此。”秦策神情放缓,道,“阿峥信中有言,与桓敬道定约,不日将拿下雍州,扫平氐贼残兵,并攻下姑臧,驱走什翼犍。”


    张禹没有出声打断,打起精神,等着秦策继续往下说。


    “姑臧既下,将由双方共管。”秦策笑道,“此举于我有利。”


    张禹仔细想了想,不免也笑了,当即道:“殿下放心,派往姑臧的职吏,禹必定亲自挑选。”


    “善!”


    双方合作,秦氏确保往来商队安稳,并驱逐盘踞附近的贼寇,保证商队不被威胁。同时,可以借同幽州官员接触,掌握一定的生财之道。


    他日双方翻脸,总不会被掐住咽喉,甚者,能接管西域,接受桓容打下的局面。


    对此,秦策没有明说,张禹等已是心知肚明。


    秦氏要扫平中原,需要的财力物力都是天文数字。北方连年水旱天灾,加上贼寇肆虐,为发兵加大税收,实不可取。


    人心不稳,是秦策面临的一个难题。


    桓容经略西域,要同秦氏合作,算是瞌睡送枕头。目前彼此合奏,秦策不会下令动手,日后刀兵相向,拿下西域则顺理成章。


    “此事交给叔臣安排。”秦策道,“既然定约,当尽早拿下雍州,扫平氐贼残兵。”


    早一日打通西域,商队早一日通行,则北地诸忧可解,来年亦可全力开荒,无需担忧粮草不济,发不出军饷。


    发壮丁从军要粮,招收流民要粮,赈灾安稳诸州郡同样要粮。


    可以说,西域商道对秦策和桓容都是至关重要,双方各自打着算盘,表面和和气气,背地里早制定计划,一旦对方翻脸,必能迅速应对。


    共管姑臧,双方都担负相当风险。


    秦氏能想着接掌西域,桓容同样盘算着向东蚕食,以钱粮招收人口。二者比的不仅是耐心,还有手段、谋略甚至是对人心的把握。


    秦策当场写成回信,一封飞送长安,另一封则送往昌黎。


    秦璟秦玚顿兵长安时,盘踞三韩的慕容鲜卑蠢蠢欲动,几次侵扰边境,平州百姓连月内迁,边境村庄陆续被遗弃。


    待秦玓派兵袭至,鲜卑骑兵立即退回三韩,连个影子都不见。


    几次三番,秦玓终于怒了,书信递送西河,请发兵丸都,彻底灭掉这群贼寇!就算不能灭绝,也要打得他们不敢再踏足中原半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