猫和我小说网 > 百合耽美 > 庶长子[重生] > 33、诸县事宜
    “此事说来话长,那师爷贼心不死不知怎得给总兵递了消息,万幸赤华先生及时带我离开。


    想起先前公子交代,我同赤华先生便打算去黎城搬救兵,碰巧在黎城时收到了暗的信,太守不便离城,便由我同赤华先生带救兵前来。”


    听到萧望舒的问询,念月语速极快的解释了一遍,其间却遮遮掩掩,令人生疑。萧望舒目光沉静地掠过念月略显紧绷的脸庞,不过数个呼吸间便开口道:


    “念月,你知道我所问并非这些,不过你若不愿说,我不会强求,只是若有难处万不可自己一个人扛。”


    眼底闪过一丝复杂,念月低着头避开萧望舒望来的视线,只轻声嗯了一声。


    皱了下眉,萧望舒似要开口,那边陶家兄妹已经迎了上来。


    “萧大人!之前是俺有眼无珠冒犯大人!还望大人不要迁怒于这寨中百姓,一应罪责俺一人承担。”


    不等他说话,陶河安带着陶美秀直接跪下,还好萧望舒反应的快将人扶了起来。


    “陶兄,吾敬你为人,然律法森严不讲私情。”


    此话一出不止陶美秀脸色一白,听见动静逐渐围拢来的寨中人心也都提到了嗓子眼。


    他们之前与王守义对战时便知晓了萧望舒的身份,经过此战,他们也确实无再战之力,只是这不代表他们就能眼睁睁的看着陶家孩子受罚。


    人群中不知道是谁先喊了一句。


    “萧大人!大当家是为了俺们有条活路,俺们欠他一条命,俺们愿意替大当家受罚!”


    此话一出便获得了众人的应和。


    “父老乡亲!”


    这话萧望舒加大了音量,带着笑意安抚道:


    “父老乡亲且听我一言,按我中山律法凡强盗者(持械抢劫)不得财者徒二年,得财一尺徒三年,赃满十匹及伤人者绞,杀人者斩。”


    冰冷的律条一出,众人如坠冰窟,一片寂然,不多时便传出几声抽泣声,萧望舒看的分明,有位拄着拐杖头发花白的老者颤颤巍巍地背过身去肩膀耸动,亦有人站到前面咬牙道:


    “大人,俺甘愿替大当家受罚。”


    “吾话未说完,乡亲们稍安勿躁。”双手摊平向下,萧望舒带着笑意道:


    “然,法不外乎人情,念当初贪官苛政,陶大哥被逼无奈落草为寇,风霖寨众兄弟虽有劫掠之事却从未害人性命,更有济贫之心。


    况诸县本就苦寒之地,倒不必流放他处,只罪责不可免去。”


    他停顿片刻扫视众人,沉声道:


    “故,本官酌情处理:现判陶家兄妹及风霖寨寨匪,所犯劫掠之罪,感念其行,从轻发落,该判为诸县百姓赎罪,效力朝廷,凡劫掠所得折算银钱从月例中逐年扣除,赔付失者”


    此话一出众人皆喜,高呼青天大老爷,萧望舒连连摆手道:


    “当务之急还是要清理战场,治理伤者。”


    众人连忙应是便各自散去。


    风霖寨的事情也算告一段落,至于王总兵到底是让他逃了,萧望舒虽知恐怕是放虎归山,可没时间分出心神处理,整顿伤者再加上帮助村民迁回原址总需要时间,何况诸县那边还有个烂摊子等着。


    如他所料,许是听见动静或风声,王师爷和李主薄早就携款跑了,可见先前种种不过是让他放松警惕。


    卷宗混乱,库房空空,县衙也只剩下了几个老弱病残,可有他头痛的,不过也难不倒他。


    先是安排职务,人才他不缺,师爷主薄连带捕快的职位他本就有任免权限,至于下人他不需要如此也能免了部分开销。


    定下职位,便是清理卷宗,撤销前任县令颁布的严苛税项,又马不停蹄的和太子殿下书信告知情况。


    并上了奏章,为的是请旨免了今年的赋税,也好叫百姓有喘息的时间。


    另总兵职位空缺,他本想举荐陶大哥,可师出无名,还是叫陶大哥和他妹妹当捕快历练两年,他也好徐徐图之为殿下争得一员大将。


    将命令有条不紊的布置下去,他才有时间整理卷宗。


    动用了四皇子的门路,不过五六日朝廷便来了消息,先是允了他的请求,又对他的行为多加赞赏,拨了相应的款项让他处理后续事务,告知他下任总兵已在来的途中,在这之前可由他指派人手锻炼士兵谨防敌国来犯。


    这事他交给了陶家兄妹,另找了些兵法书,让陶家兄妹接着识字,这事被赤华先生揽下。


    至于念月才学本就由他亲自教导,如今帮着他处理公务和整理卷宗他也放心。


    太子殿下的回信也在这两日到达,内容大差不差,交代总兵可信是他们的人手,又说了如今京城的局势。


    说现下四皇子和六皇子正斗的不可开交,反倒便宜他,让他有时间和机会安排自己的人马,又说了几处安排,絮絮叨叨的,却十分正经,随信还附了银票,因是交代公事他便细致的通篇阅过,却见信尾上书:


    “两年之期,盼君早归,望君安康。”


    那字迹晕染,使他心头一颤,忍不住摩挲,便连指尖都染了温热的气息,实在是太过狡猾。


    “大人!”


    门外传来一道急促女声。


    随后半掩的门扉被推开,念月捧着账目,嘴中未停。


    “大人,核对旧年账目,此项……”


    她抬头,便见萧望舒背对而立,手中捧着信纸,侧脸的眸中带着说不出的缱绻温柔,却在下一刻消散地无影无踪,像是她瞬间的错觉。只手中信纸被珍贵的收进匣中。那小心翼翼的动作提醒着刚才的并不是她的错觉。


    “何事?”


    脑中纷杂的思绪被打断,萧望舒的语气似乎温和如故,念月没有时间思虑其他,只立刻捧过账目指着一个位置对着开口道:


    “大人自同济十七年起,每逢九月,县衙便会有数项“军械”开销,去向不明,经手人不定,前任县爷,主簿,师爷均参与其中。


    时间点恰好在王总兵上任后不久,在那后县令便设立了数不胜数的税令。”


    又指着几处模糊不清的朱批,念月道:


    “您看,这里批注用于军中购买弓弩兵器数件。可照理说中山有律,军用开销由兵部统一拨发。”说着念月又从账目夹页中抽出一张清单。


    “这清单列有数项军械名称,可几样分明为南蜀制式。”


    接过清单萧望舒一一扫视而过。


    “的确,他们怕早就和南蜀勾结,念月你立了大功!”


    将清单收好,萧望舒赞许道,余光瞥见念月颈间的玉珠,便问道:


    “关于你家人一事,寨中并相关信息,只怕还是要麻烦黎城太守,待我书信一封……”话却被打断。


    “不必了,”察觉到自己语气的生硬,念月扯了下嘴角,“公子有心,只是诸县事务繁杂,这事不急。”


    没有接话,萧望舒微皱眉头,屋内一时寂静无声。


    “公子,不满公子念月此次前往黎城,已有线索,其中种种念月不便细说,望公子体谅。”


    似是过不去心里那关,念月忽而沉声打破了寂静。


    仔细打量念月一番,数年陪伴的情谊在,萧望舒知道这其中绝不像念月所说那般轻易,可打量念月神色,到底还是长叹一声道:


    “不论真相如何,我都会护你。”


    顷刻间念月眼中便泪光闪烁,她径直跪下,萧望舒要拦的手停在半空,数秒间念月已经磕了个头,在抬起脸时眼角泪花已经不见,只留一张倔强而坚毅的脸。


    “公子待念月之情,念月谨记心中绝不会忘,待到来世便做公子的黄牛驮着公子成仙去。”


    又是一声长叹,萧望舒将人扶起,千言万语汇成一句交代。


    “罢了,你且顾好自己。”


    有风吹来,门框吱呀做响,天暗沉沉得紧压得人喘不过气,城中一片死寂,不知何时一片晶莹剔透的雪花划过天际,便刹不住闸似得,洋洋洒洒的遮盖了人的踪迹,有几只乌黑的鸦从远处飞来,停在县衙的房檐上唱着嘶哑的曲调,不知在叙说哪年的故事。


    屋内烧着炭火,萧望舒俯身于案前处理着县衙内的公文。


    “报!”


    门外忽然传来侍卫慌乱的声音,下秒便见一个人跌跌撞撞地闯进屋里,还没等那人走到近前,却被屋内不知何时突然出现的暗用刀拦住了去路。


    那人着实被吓了一跳,缓了下神看见刀刃,连忙跪下。


    循声抬头,萧望舒眉毛都没皱一下,挥手让暗退下,只淡淡问道:


    “何事?”


    “回老爷的话!总兵大人派百夫长陶河安来传话,说城外五里有敌人来犯,请老爷前往城门共商抵御之策!”


    那人跪在地上,头扎的极底。


    深吸一口气,将毛笔放于案前,从案后走出,萧望舒沉声道:


    “带路。”


    那人连忙起,引着他往府外走去,还没到门口,边间府外已备好了马车,陶河安正焦急的来回踱步,见他来忙迎上来,嘴上还在交代着现在的情况。


    “他们已在城外驻扎营地,估计要不了几个时辰就会打过来,李大人派往敌营的信使还未归来,不知道具体的情况,人数不下五万。另外黎城那边儿大人也传了消,可等朝廷的命令下来,怕是还要几日。”


    大概了解了现在的情况萧望舒看了眼身后紧跟着的暗,暗便像是接受到什么命令利落的唤来了几只白鸽,将早就备好的纸塞入信鸽腿中放飞。


    并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陶河安紧跟着萧望舒进了马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