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6章
    番外:莺娘完
    莺娘是能够感觉的出来将军对她的喜欢的。
    节度使府里,原节度使大人一家都还在,让出了半个府邸给这些人。
    将军与她便住在同一间院子里。
    就像夫妻那样。
    将军对她甚为宠爱。
    他的兄弟和同僚们都知道。
    她渐渐地摆脱了不安。
    也敢说话,也敢笑了。
    仿佛又过上了像从前一样的日子。
    将军喜欢看她笑。
    喜欢看她读书,弹琴,作画,烹茶。
    她做什么,将军都是喜欢的。
    因将军,喜欢的是她这个人。
    有一次,他送了她一张琴。
    她怔住了。
    因那张琴其实曾是她的琴。
    订亲后,她和未婚夫诗词唱和,书信往来,还互换了琴,以为雅事。
    将军知道她爱琴,便想为她寻张好琴。
    武将们在战争中是会有许多私人的战利品的。所以说打仗越久,武将的腰包就越鼓。
    他们自然也有自己的管事,懂行,分辨得出来金银之外哪些是值钱的东西。
    她和未婚夫的琴都是前朝古琴,名匠所斫。
    莺娘问:“这琴哪来的?”
    将军说:“打仗收来的。上面刻了一只莺,正应了你的名字。”
    就是因为这只黄莺,父亲才把这张好琴给了她。
    她又给了他。
    他死了,落到了他的手里。
    这一条换手的路线,让人心头泣血。
    那种仿佛夫妻的错觉被打破了。
    虽然此时此刻,他的身边只有她。可他家中还有有妻有子。
    莺娘,和这琴一样,只是他的一个战利品。
    将军并不精通音律。她弹什么,他都说好听。
    他听不出来她琴音中的哀伤。
    幸好,有亲兵来请,有公务需要处理,他半途走了。
    莺娘伏在琴上呜咽。
    她也不知道自己到底为什么而哭。
    或许是哭许久都没有想起来过的未婚夫。
    或许是哭已经回不去的少女时光。
    也或者是哭到现在还无名无分的尴尬境地。
    县城里的两个孙家婢子跟着她一起过来江陵了,她们一起劝她。
    “如今的日子相当过得,姑娘不要犯糊涂。”
    “将军心里,肯定是爱姑娘的。”
    她渐渐收了泪。
    是,眼前的日子还是过得的。
    如果就一直这样过下去……也不是不行的。
    但这当然不可能。
    她跟他过了两年夫妻般的日子,有一天,将军说,要带她回北方。
    “我安排你父亲做了鄂州刺史。”他说,“我们得回去了,你跟我回家。”
    这里不是他的家,他的家在北方,家里有妻子,还有儿子在等她。
    那个地方,离荆州真的有近千里了。
    她要离开荆州,去那么远那么远的地方,以后,还能再见到家人吗?
    这一去,很可能这辈子就见不到了。
    但她的父亲已经急急地去了鄂州,他们都没能来再见她一面。
    实际上,从那个晚上她被打扮得楚楚可怜送给了将军之后,就再也回不去了。
    她是坐大船跟着将军回北方的。
    路上,将军说:“家里夫人品性淳厚,你尊重她,她定爱护你。”
    他说:“无论怎样,不可以对夫人无礼。”
    他和五将军是亲兄弟俩。和别的几位将军是堂兄弟。
    莺娘看得出来,他是一个非常正统的长男。
    比起别的什么,更重规矩。
    他虽爱她宠她,也不许她坏了家里的规矩。
    莺娘柔顺地把脸贴在他的胸膛上:“我怕……”
    她年纪小,跟着他远离家乡和亲人,会惊忧,会忐忑,很自然。
    将军的心便柔软起来。
    他将她抱在怀里,承诺:“你只要守规矩,我不会让任何人欺辱你的。”
    任何人包括不包括他的正妻呢?
    莺娘咬了咬嘴唇,柔柔地“嗯”了一声。
    船行了许久,终于还是到了她其实并不想去的北方。
    人们说话的腔调都很硬,和他一样,再没有南方人的柔和婉转了。
    一下船,陌生感便扑面而来。
    他带她回了他的家。
    他们兄弟归来,他们的父母、妻子当然都激动地出迎。
    她于是看到了将军的妻子。
    相貌普通,气质普通,穿衣太过富贵。
    只是一个普通的妇人,看起来温厚,算不得出色。
    人的气质是可以展现出身的。莺娘猜,她出身可能不高。
    但她眼睛里是有光的。
    丈夫离开两三年去建功立业,安全归来,做妻子的怎能不喜悦不开心。
    可当她看见了莺娘。
    当她听自己的丈夫说明了莺娘的身份。
    莺娘……眼睁睁看着她怔住,眼里的光在太阳底下迅速地黯淡了下去。
    如果可以,莺娘也不想,为什么要和别人去争丈夫。
    可这,岂是她和她能决定得了的。
    权力从来不在她们的手上,在父亲、在夫君的手上。
    她和她共享着一个男人,她多了她便少,她多了她便少。
    只能争。
    安顿下来之后,她获得了一个不错的院子。
    但将军说:“我这几天,得陪夫人。”
    莺娘心下难过。
    她说:“那是自然,你和夫人分别了那么久。”
    但她说话的时候,眼圈红了,还垂了下头。
    将军喜爱她雪白的颈子,和这段优美的弧度。
    书香之家的女儿,江南的灵秀女子,身上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清隽秀美。
    但他不能被迷昏了头,他还有责任。
    长子的责任,丈夫的责任。
    他摸了摸她的后颈,还是走了。
    这两年,只有他外出去打仗的时候,莺娘的床铺才会空空的。
    他不打仗的时候,都是和她生活在一起的。
    不知道是不是北方的床太大了,空得吓人。
    莺娘睡不着。
    想到他此时和夫人在一起,同床共寝,鸳鸯交颈,难过地哭湿了枕头。
    第二日将军也没有出现。
    她的两个丫鬟,从县城带到江陵,又从江陵带到了北方。
    她们跟府里的人沟通很困难。府中的人总是听不懂她们在说什么。
    主仆三个人都很挫败,惶然。
    第二日晚上,她又是泪湿枕头。
    第三日,想着将军不会来,她早早就吹了灯躺下了。
    正暗自神伤的时候,忽然外面有响动。她倏地坐起来。
    槅扇推开,外面的灯光照进来,高大的男人在地上投了长长的影子。
    他来了。
    回到家的第三日,他来了。
    槅扇门在他身后关上。
    莺娘赤脚下了床,扑进了他的怀里,喜极而泣:“你来了。”
    将军心疼:“就知道我不在你会哭。”
    “怎不穿鞋,小心着凉。”
    将军弯腰抱起了她。
    她坐在将军坚硬有力的手臂上,俯下身去紧紧抱着他。
    将军叹息一声,抱着她走向了拔步床。
    那一夜她使劲浑身力气缠着他。
    明明只分开了两天,却像分别了两年。
    他与她抵死缠绵。
    第二日,他带她去了夫人的正房,她柔顺跪下,给夫人敬茶。
    有什么样的丈夫,就会有什么样的妻子。
    将军夫人也是个守规矩的人。
    她接了她的茶,认了她身份。
    从此,莺娘有了妾的名分。
    但莺娘抬头,看到一双黯淡的眼。
    为了对付她,夫人主动给将军纳了新妾。
    也是江南女子,也是讲又酥又软的南方话。
    一个,两个,三个。
    都是比照着她的模样来。
    可是没有用。
    将军并不是喜欢她这种样子的。
    将军是喜欢她。
    当夫人也明白了这一点的时候,大概挫败感到了姐姐。
    但莺娘并不觉得得意或什么。
    实际上,她羡慕夫人。
    丈夫不爱又怎样。便不爱她,他也始终维护着她正妻的地位。
    她还有儿子。
    莺娘现在理解为什么人人都想生儿子了。
    因为父亲、兄长和男人都是靠不住的。
    唯有儿子才真的属于自己。
    当夫人又有了身孕,她求将军也给她一个孩子。
    可将军,即便在那种欢愉失神时刻,都还保持了理智。
    “再等等。”他说,“等夫人生了。”
    小孩子容易夭折,他想让夫人再生出一个嫡子。
    然后,才许她生育。
    他爱她,爱得理智又冷酷。
    给她一切,唯独不能给她最想要的。
    夫人真的是很幸运的。
    莺娘已经打听清楚了,她不过就是乡绅的女儿罢了。
    怪不得富贵之下处处见局促,读过几本书,识几个大字,不是睁眼瞎。
    也就这样了。
    与她这种真正书香之家的女儿是没办法比的。
    可她有两个儿子,便赢了一切。
    她的儿子都是嫡子。
    有着一切的优先权。
    后来。
    后来……
    一转眼,七八年就过去了,时间根本留不住。
    莺娘扶着船舷,这些回忆都随着江水流逝了去。
    她看着夜色里漆黑的江面,失神地想,如果没有那样做会怎样。
    其实事发的时候,莺娘都没有后悔。
    不过是,成王败寇罢了。
    身在权力的中心,若连这点觉悟都没有,不免太过天真。
    她以为自己会死的。
    可他没有杀她。
    或许为了孩子,或许为了皇家的体面。
    他要把他送回荆南去。
    她的父亲是一州刺史,能给她一个富足的日子。
    只要她生的孩子还是亲王之子,娘家就不敢怠慢她。
    这时候,她后悔了。
    在上船的那一刻,她后悔了。
    她是不能离开他的,她的人生,全都在他身上。
    他深邃幽黑的眼睛看着她。
    一点一点,掰开了她紧抓他的手。
    “你一直想念家乡。”他说,”回去吧。”
    不!
    她悔了!
    她真的悔了!
    “三郎!”
    “三郎!”
    “三郎——”
    她撕心裂肺地喊他。
    可他只是站在那里,看着她被她们拖上了船,看着船解了缆绳,看着她渐渐远去。
    他是不是以为,她真的很想念家乡。
    他一定知道那些夜半泪湿的枕头,看到过她写的那些思乡的诗。
    可她,只是悼念曾经的时光。
    回不去了。
    回不去了。
    从父亲把她献了人的那个晚上,她就再也回不去了。
    莺娘看着滚滚江水,回头看了看北方。
    漆黑夜色吞噬了一切。
    再也没有那个高大的身影。
    莺娘笑着擦去了脸上的泪,纵身跳进了夜色江水中。
    【番外:莺娘
    完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