猫和我小说网 > 青春校园 > 大明一家人 > 9、认字
    穿越,本来就是天选之人。


    带着金手指的穿越,更加是天选中的天选。


    赵鸣当即就飘了,都敢不上朝了。


    京官们在外面哈欠连天,能在皇帝面前露脸的也是算了。


    关键是很多人站的离皇帝能有一里地,还得天天来上早朝,风雨无阻、简直是对人性的摧残。


    “什么,今天早朝取消?!”


    没办法,不是不想提前通知你们。


    可咱大明没有微信、也没有电话,只能你到了之后解散,谁能不气个半死呢。


    朝廷大员就算了,尤其那些小官,本来就俸禄微薄,自然住的就远,恨不得子时就得起床洗漱,穿过大半个京城来上朝。


    结果,你告诉我……今天不上班?!


    这天还没亮呢!


    吏部尚书一头雾水,问一旁司礼监的太监:“陛下因何事辍朝?”


    昨日带着太子游泳?今日一早又辍朝?


    皇帝是不是疯了?!


    要说,你们还是生的不是时候,要是在嘉靖万历朝,都多余问这一句。


    “该不会是龙体染痒?”


    活该你昨天瞎游什么野泳!


    太监为难:“陛下也未说缘由。”


    这牛马当惯了的人,多少都有些请假羞耻症。


    每次请假之前都要在心里一顿纠结,反复思索、如何让请假的理由显得无懈可击、不容拒绝。


    提交申请后,又忐忑不安。


    整个过程高度紧绷,最后得到了结果才总算能松一口气了。


    本来以为初入职场如此,过几年就好了,哪知道还越来越严重了。


    赵鸣刚准备说:“朕、那个身体不适,今日免了早朝了……”


    结果,张宛抢在他前头说:“今日辍朝。”


    赵鸣顿时紧张起来了,就这么直接说了?


    等人走了,张宛回头就埋汰他:“瞧瞧你那底气不足的样子,你有没有搞错。”


    你还要跟他解释,你有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?


    你现在是皇帝,普天之下、莫非王土,率土之滨、莫非王臣。


    “你想上朝就上朝,不想上朝就不上朝。”


    理由?要什么理由,老子就是单纯的不乐意,你们管得着么。


    你老板不来上班,要跟你讲原因么?还要看你脸色么?


    赵鸣嘟囔:“话是这么说没错。”


    可怂货这两个字简直就像是刻在基因里、骨子里了。


    就算是当了皇帝,都一时半刻改不了的。


    不过,早朝虽然不上,工作还是要干的,好在是居家办公,免去了上下班通勤的痛苦。


    赵鸣坐在桌前,打开他的oa——奏折系统。


    明朝的奏折、也就是臣下上书言事分两种形式,一种是题本,一种是奏本。


    一般而言,题本多日常公务,一式两份,一份是由通政司直接送到宫内,呈递到皇上的办公桌上。而另外一份则会交给六科廊坊抄录。


    奏本则用于较机密事务的奏请,在皇上没看之前,不会公开,也不会交由六科廊坊抄录登记。


    不过,毕竟奏折向上传递要经过诸多程序,十分繁琐。


    从通政司、到文书房备案、至皇帝御览、给内阁票拟、让司礼监批红、最后六科抄出。


    这人多眼杂的,一些奏章有时还未批复,就已朝野皆知。泄密之事实属家常便饭。


    赵鸣虽然识字,但看这繁体文言文着实头疼,大概一扫,多是骂自己的。


    毕竟朱佑樘已经算是明朝中后期皇帝的标杆了,除了生儿子太少、和老婆娘家无法无天之外,并没有什么过于出格的事。


    骂皇帝的机会真的是不多,得抓紧啊。


    “就没点儿正经事儿么?”他没好气地说,“以后这些就不看了。”


    你们有上折子的自由,朕有不看的自由。


    大明的皇帝太子们,兴趣广泛、在各行各业发光发亮,但普遍不太爱读书、也不爱上朝。


    张宛看着儿子脸色红润,认真说:“赵小照,你的好日子到头了。”


    赵小照眨巴眨巴他的大眼睛,不是很明白。


    也许他明白了,但不想明白。


    “从今日起,你要好好上课学习了。”张宛竖起一根手指摇了摇,“不能像以前那样疯玩了。”


    赵小照:???


    有这回事儿么?不可能吧。


    他就和没听到一般,满屋子乱窜起来。


    都说很多东西,你出生的时候有、那就是有。你出生的时候没有、那就没有了。


    人生最大的分水岭,就是羊水。


    比如说朱厚照,作为一个太子,而且还是唯一的皇子,这皇位就是他的、根本没人和他抢。


    当然,也有例外,比如胤礽。


    实在是他爹到处雨露均沾和疯狂鸡娃的受害人。


    “听见没有?!”


    赵小照捂着耳朵:“听不见听不见,我什么都听不见。”


    张宛眼疾手快、一把逮住他,凶巴巴说:“不想学习,那你想干什么?”


    “我想玩水。”


    “上午学习,下午才能玩水。”


    张宛对朱厚照的性格一直有些奇怪,他爹朱佑樘,虽然人是软弱了些,但脾气好、性子好,且专一,多老婆对儿子都不错。


    他妈张皇后,虽然蠢了点儿,但听说性子活泼,不然也拿捏不住老公。


    怎么生出这一个天地精华的大宝贝儿来,却是我行我素、无法无天、想干啥就干啥的性格啊。


    她捏住赵小照的脸,虽然她不想承认,但这兔崽子确实是她和赵鸣生出来的。


    她,一头吃硬不吃软的犟驴。


    赵鸣,一头吃软不吃硬的犟驴。


    赵小照,一头软硬都不吃的纯种犟驴。


    怎么不算是遗传的强大力量呢。


    给小孩辅导作业,堪称是新时代的酷刑。


    给赵小照辅导功课,真是想想都是折磨。


    按说,张宛也不用担心这个,皇太子都是要出阁读书的。


    朱佑樘也不是万历、朱厚照也不是朱常洛,你起码要有两个儿子、才有资本搞什么国本之争。


    皇子幼年自然是由后妃养育,宦官给她搭把手。


    到了这时候,就需要进入专门机构接受正统的皇家教育了。学习儒学经典,培养治国理政的能力。


    历史上的朱厚照,据说是天性聪明、英毅果断。


    而且毕竟是唯一的皇子,爹妈的眼珠子,所以他虽然聪明,但不爱学习,成天就喜欢骑马射箭,老爹也不管他。


    以至于到了朱厚照十四岁登基时,只学过《论语》和《尚书》,都还没学完。


    你看《红楼梦》里,林黛玉初进贾府,也就才六七岁吧。


    贾母问她念何书,黛玉答:“只刚念了《四书》。”


    自然,刚念了《四书》,和念完了《四书》一定还是有差距的。


    可咱们太子殿下都十四了,都上初二了,《四书》才只学了《论语》,《五经》只学了《尚书》?


    《三字经》里说——为学者,必有初,小学终,至四书;孝经通,四书熟;如六经,始可读;经子通,读诸史;考世系,知终始。


    启蒙,属于小学低年级。


    初读四书,属于小学高年级。


    读熟、读透、读精四书,属于初中课程。


    朱厚照,是留级生无疑了。


    张宛和赵鸣接受的新式教育,四书五经可都不会,也不觉得有什么大用。


    不过,字总还是要识的。


    这也不必麻烦那些老师了,现成宫里的太监就能够解决。


    咱们大明司礼监太监的文化水准都还不错,不然也不够格给皇帝当私人秘书啊。


    “先教《三字经》《百家姓》《千字文》,把简单的字认了再说。”


    古代没有拼音,多使用韵语识字教材,《?三字经》这些教材整齐押韵,容易诵读记忆。


    不过,赵小照太不听话了,屁股简直没有一分钟能坐到凳子上,完全是个多动症患者。


    关键是,身边的太监可没一个敢打他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