猫和我小说网 > 百合耽美 > 燕京小厨娘 > 第134章 盐焗鹌鹑蛋
    酱骨头的香味飘散出来,满屋都是热乎乎香喷喷的味道。


    锅中剩余的汤汁,武大娘舍不得丢掉,又加了些热水,就着这汤下白菜豆腐粉条之类的配菜。


    用武大娘的话说,最近天天吃大鱼大肉的,她都吃腻了,得吃些青菜豆腐清清肠胃。


    一边说着,她一边自己都忍不住笑。


    这么多年来,他们从没过过这么丰盛的一个年,想起从前武大娘买一两肉还舍不得全做了,非要剁成肉泥煮肉粥,闹得满屋子闻着肉香,一家人却吃不到肉,大家都哈哈大笑。


    笑过之后,他们全都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。


    只要一家人在一起,吃饱喝足穿暖,就是最幸福的!


    正说笑着,房门忽然被敲响了。


    武大娘只当是哪位街坊又来串门,扬声问道:“谁呀?”


    武鹏离得最近,走过去打开了门。


    看到来人,他不由得眼前一亮。


    “招娣,你怎么来了?”武鹏叫了一声,又转头喊梅娘,“一姐,是招娣来了!”


    梅娘从灶台旁回过头来,见是钱招娣便笑道:“招娣来了,快进来暖和暖和。”


    钱招娣却全不似在酒楼里那番能干洒脱的模样,她身上穿着一件半新不旧的大棉袄,手里提着一个小篮子,低着头走了进来。


    见她来了,武大娘等人纷纷跟她热情地打招呼,问问她家里可都还好,年货办齐备了没有之类的闲话。


    钱招娣一一回答,跟着梅娘坐在火炉旁边。


    梅娘见她神情有异,一边给她倒热茶,一边小声问道:“招娣,你怎么了?”


    听到梅娘温柔的声音,钱招娣脸上一阵红一阵白,像是随时可能要哭出来。


    她抽了几下鼻子,才强忍下眼中的酸意,低着头把手里的小篮子递给梅娘。


    “师父,大过年的,我……没什么拿得出手的,这点东西是送给师父的……”她说着说着,越发羞愧地低下了头,“我挣来的钱都交给我娘了,我家……师父是知道的,我实在是……师父您别嫌弃,我以后一定多多干活,我什么都听师父的……”


    梅娘带了她这几个月,对她家里的情形也是知道的,钱招娣的娘因为生不出儿l子而被婆家嫌弃,她出来做学徒,还算是吃穿不愁,她娘和妹妹们在家的日子就苦了。


    梅娘放缓声音,轻声说道:“傻丫头,你来看我,我就很高兴了,再说,你孝顺你娘,帮衬家里,关心妹妹,我高兴还来不及,怎么会嫌弃你?”


    见梅娘和颜悦色,钱招娣这才稍稍放下心。


    她在梅源记和南华楼都挣了不少钱,可是家里的窟窿实在太大,她家里人知道她挣了钱,越发把她当成了摇钱树,千方百计想要挤兑她的钱。


    可是钱招娣也不是傻子,自己挣那些钱都收了起来,尽量只给她娘和妹妹花。


    谁知这越发得罪了家里人,她平日忙着干活,没法过多关心


    家里,她奶奶就更加苛待她娘和妹妹们,这次她回去一看,大过年的家里人人都有新衣服,只有她娘和妹妹身上还是破破烂烂的芦花袄子,哪里受得住,一生气就给她娘和妹妹们做了新衣裳,又把剩下的钱都给了她娘,让她们自己留着花,免得在家饿肚子受气。


    这么一冲动,虽然娘和妹妹高兴了,奶奶一家被打了脸,她也解了气,可是却没钱给梅娘预备年礼了。


    她听周帽说起已经给梅娘送过了年礼,又听说其他学徒们也都送了,越发急得如坐针毡。


    可是她自己手里没钱,奶奶家又不可能让她拿家里的东西给梅娘送礼,她去哪儿l准备给梅娘的年礼呢?


    好在昨日她舅舅来看望她娘,带了些乡下土产,她就拿了些给梅娘送来。


    跟其他人相比,她这点儿l东西实在是寒酸,她都不好意思拿出手。


    可是眼看着离年关越来越近,她总不能装聋作哑,不去看看梅娘吧?那她成什么人了?


    钱招娣在来的路上难受了半天,生怕梅娘不高兴,这会儿l见梅娘一点儿l没有嫌弃的意思,才暗暗松了口气。


    这时梅娘已经接过了篮子,只见这篮子用一件旧袄子盖得严严实实,她揭开袄子,看到里面的东西,不由得惊喜地叫出声来。


    “这是……鹌鹑蛋?”


    她语气里的惊喜掩饰不住,钱招娣也不由得笑了。


    “师父真是识货,连鹌鹑蛋都认识。”


    梅娘这一声叫得有些突然,屋里其他人也被吸引得看了过来。


    武兴武月看到这小小的鸟蛋,顿时坐不住了,赶紧过来细看。


    “一姐,招娣姐,这是什么鸟的蛋啊?”


    “这么小巧玲珑的一个,真好看!”


    “这鸟蛋能吃吗?好吃吗?”


    梅娘笑着说道:“这叫鹌鹑蛋,这可是极难得的。”


    她看向钱招娣,问道:“如今寒冬腊月的,你从哪儿l弄来的鹌鹑蛋?”


    钱招娣见她满心欢喜,也不由得跟着高兴起来。


    “这是昨儿l我舅舅来看我们,从他们村里捎来的,我姥姥家那边有山有林子,村里人下套子或者上山去抓鹌鹑吃,吃不完就养起来,冬日里怕鹌鹑冻死了,就把它们搁在暖房里头养,谁知道养的这些鹌鹑特别能下蛋,渐渐就有不少人家都开始养了,听我舅舅说,只我姥姥养了四五十只鹌鹑呢,这次除了鹌鹑蛋,还给我们拿了三只鹌鹑,师父你要是喜欢的话,我一会儿l就给您拿过来!”


    梅娘连忙摆手,说道:“那是你舅舅特意给你娘和你妹妹补身子的,给我做什么?有这些鹌鹑蛋已经很难得了,多谢你还惦记着我。”


    自打她到了古代,偶尔能在集市上看到鹌鹑蛋,也没留意,没想到古代人也很有智慧,无意中发现鹌鹑好养就开始学着养鹌鹑了。


    城里的鹌鹑蛋还是不多见,钱招娣觉得是拿不出手的贱物,在她看来却是难得的食材。


    那边武兴武月已


    经拿起鹌鹑蛋左看右看,看了半天忍不住问梅娘:“一姐,这鹌鹑蛋能孵出小鹌鹑来吗?”


    梅娘拿起蛋,教他们对着火光看,里面有阴影的就是可以孵出小鹌鹑的,没有就孵不出来。


    想来种蛋都被钱招娣姥姥家的村人给留下了,他们照了半天,都没发现一个种蛋。


    武月很是失望,小石头却不明白,被他们的话引得来了兴趣,非要留着孵小鹌鹑。


    梅娘就拿了几个给小石头玩,把他给打发了。


    梅娘把鹌鹑蛋拿出来放在另一个篮子里,好让钱招娣把篮子拿回去。


    “招娣,这鹌鹑蛋你们都是怎么吃的?”


    钱招娣一边帮忙捡蛋,一边说道:“煮熟吃就行了,师父,您别看鹌鹑蛋小,里面的蛋黄也不少呢,吃起来很香的,我觉得比鸡蛋香。”


    梅娘看她咽了下口水,笑道:“煮着吃能有什么味道?我教你一个新吃法。”


    钱招娣眼睛一亮,脆声答应道:“那敢情好,师父您快教我!”


    梅娘见她又恢复了自信的模样,便放下了心。


    她拿出一个小锅,放在炉子上,再倒上半锅盐,加八角花椒桂皮等香料,炒到盐微微发黄。


    鹌鹑蛋洗净,放入盐堆中,尽量让每个鹌鹑蛋都被盐埋进去,然后盖上锅盖,小火慢慢炙烤。


    钱招娣看得目瞪口呆,见梅娘盖了锅,正在拍打手上的盐粒,连忙递了帕子过去给梅娘擦手。


    “师父,这是什么做法?怎么要放这么多盐?”


    梅娘这才想到在古代人眼里,盐是很珍贵很稀罕的,像她这么用一锅盐去做焗菜,钱招娣只怕是难以接受。


    她笑着解释道:“这不是咱们平时吃的细盐,而是粗海盐。”


    怕钱招娣不信,她还拿出来盐罐给她看。


    “这海盐最好不要直接炒菜吃,这罐海盐很便宜,我记得才花了七十文,我那天遇上就顺手买了,正想着该怎么做呢,可巧你就拿了鹌鹑蛋过来。”


    钱招娣用手指蘸了一点盐尝了尝,果然入口有些苦涩,盐的颗粒也很大,跟那些细盐完全不同。


    这种海盐粗劣味苦,所以不会被官府限购,也就不算是买私盐了。


    再听梅娘说这盐还能反复使用,钱招娣就更觉得划算了。


    锅里的鹌鹑蛋还要一会儿l才能做好,梅娘便去桌旁装了一盘酱骨头,端给了钱招娣。


    “你来得正好,尝尝我刚做的酱骨头。”


    钱招娣早就闻见香味了,只是她心里有事,又是在武家做客,便没好意思要。


    这会儿l梅娘把酱骨头放在她面前,她不由得咽了下口水。


    她在南华楼吃美食惯了,冷不丁一回家,奶奶苛刻,娘又是节省惯了的,这几日别说吃好吃的,连吃饱都难。


    这会儿l梅娘端来的酱骨头就放在她面前,馋得她直咽口水。


    她谢过梅娘,拿起一块骨头吃了起来。


    酱骨


    头做得十分入味,软烂无比?_[(,轻轻嗦上一口,连肉带骨髓就都进入口中,浓香满口。


    她把几块骨头都啃得干干净净,这才意犹未尽地放下了盘子。


    见梅娘正望着自己,钱招娣脸一红。


    “我……我来之前忘了吃饭了。”


    哪有人能忘了吃饭的,她的借口太拙劣,梅娘一眼就看出来她这几日在家里过得不好。


    梅娘没有揭穿,而是将目光转向小炉子。


    “这会儿l应该差不多了,招娣,把锅端下来离火。”


    钱招娣巴不得有点儿l别的事做,匆匆洗过手就把小锅端了下来。


    掀开锅盖,一股奇异的香味立刻升腾而起。


    盐已经被烤得成了板结的一块,外表呈浓淡不一的黄色或者褐色,各种香料在盐的高温烤制之下,形成一股浓烈的香味。


    在这种香味包裹之下烤出来的鹌鹑蛋,不知道会有多香。


    梅娘用锅铲敲开盐壳,露出里面的鹌鹑蛋。


    鹌鹑蛋的外壳也被烤成了微黄色,还裹着少许盐粒,闻着香喷喷的。


    等鹌鹑蛋放凉了些,梅娘剥开蛋壳,露出里面的鹌鹑蛋。


    经过海盐焗烤的鹌鹑蛋,跟水煮蛋是不一样的,没有水煮蛋的软嫩,却带着些许烧烤的焦香。


    又因为没有加一滴水,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鹌鹑蛋本有的香味,放入口中外焦里嫩,蛋香浓郁。


    梅娘一边吃,一边剥,还叫钱招娣也吃。


    钱招娣虽然刚吃完酱骨头,可是看到新鲜吃食哪有不爱的,也跟着吃了起来。


    梅娘尝了一个觉得不错,叫家里人都过来尝尝。


    一时间桌旁围满了人,所有人不是在剥蛋就是在吃蛋。


    小石头闻着到处都是香味,再看人人都在吃,急得都快哭了。


    “娘,娘,我也要吃!”


    娟娘手里那个鹌鹑蛋还有些烫,她紧赶慢赶地剥开蛋壳,吹了几下,就喂给了小石头。


    小石头虽小,却很能吃,一口就把一个鹌鹑蛋吞了下去。


    娟娘生怕他噎着,一眼不错地盯着他,却见小石头大口嚼着,一边吃一边含糊说道:“香!娘,还要!”


    韩向明见状,赶紧把自己手里刚剥好的鹌鹑蛋递给小石头。


    小石头左一口,右一口,吃得不亦乐乎。


    韩向明和娟娘左一个,右一个,接力般地剥蛋喂他。


    这鹌鹑蛋吃着香,剥壳却麻烦,剥了半天也就能吃一口。


    可是没有一个人抱怨这壳太难剥,谁让这鹌鹑蛋太香了!


    梅娘一边吃,一边跟钱招娣说道:“这个做法叫盐焗,除了鹌鹑蛋,还可以做盐焗鸡,盐焗虾……”


    钱招娣听得连连点头,想着回去也要想办法弄一罐海盐,给娘和妹妹们做着吃。


    主要是这种做法很简单,不用油也不用其他作料,只要弄个锅,放在炕洞里都能做,就不用去厨房了,否则


    肯定会被奶奶和其他家里人发现,她们娘几个就别想吃独食了。


    这可是她舅舅给她们补身体的,凭什么要给奶奶他们吃!


    ?想看叶流金写的《燕京小厨娘》第134章盐焗鹌鹑蛋吗?请记住本站域名[(


    钱招娣丝毫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错,反而很感激梅娘又教了她一个做菜的好法子。


    临走之前,梅娘把她带来的竹篮装满,又拿了一个布袋,里面装满了烧饼香肠等吃食。


    “篮子里是油纸包的酱骨头,还有一包盐焗鹌鹑蛋,拿回去给你家里人尝尝。”


    钱招娣见梅娘给自己拿的都是入口即食的吃食,哪还不明白梅娘的心意。


    她涨红了脸,拼命地摇头推辞。


    “师父,我就拿了点儿l鹌鹑蛋,您教我做菜,还给我拿这么多东西,这怎么行……”


    梅娘不由分说地把东西往她手里一塞,故意沉着脸说道:“你给我好好吃饭,要是饿坏了身子,回去颠不动勺,看我怎么罚你!”


    钱招娣张了张口,却什么也说不出来,眼泪噼里啪啦地掉了下来。


    梅娘轻轻推了她一下,说道:“我是你师父,说你几句有什么好哭的?快擦了眼泪,别一会儿l被风吹了,回头再皴了脸,那可就不好看了。”


    钱招娣又想摇头,又想点头,她想说自己并不是因为梅娘说她才哭的,却发不出声音,只能用力地忍住眼泪。


    她忍了又忍,才把眼泪逼回去。


    她望着梅娘,含泪笑道:“多谢师父。”


    梅娘这才露出笑容来,叮嘱道:“过了年初五就回去,你可别忘了。”


    钱招娣心里一暖,重重地点头。


    虽然奶奶一家对她不好,可是她还有师父,还有南华楼的姐妹们。


    那里,也是她的家。


    有人心里暖暖的,有人心里却拔凉拔凉的。


    面对纷至沓来的债主,史延贵焦头烂额,每天都要说尽无数的好话,甚至还得跪下几次,才能把这一个难关又一个难关应付过去。


    可是今天来的这位债主,却是个软硬不吃的狠角色。


    从一大早上,林豹就带着人上了门,不管史延贵如何哀求下跪,就是不为所动。


    “史一老爷,我尊你一声老爷,你也得拿出老爷的模样来啊,你瞅瞅你,跟外头那些欠钱不还的无赖有什么分别?”


    史延贵欲哭无泪:“林七爷,我实在是走投无路……”


    “嗬,还想拿着话填乎我?别人不知道,我林七的眼睛可不揉沙子!”林豹把茶杯重重一摔,冷笑道,“您那店是开不成了,可酒楼还是您的呢,酒楼一卖,您不就有钱还账了吗?”


    史延贵心里一哆嗦,不由得一阵刀割般的心疼。


    醉仙楼是他多年的心血,虽然现在不能开张营业,可是他哪里舍得就这么把醉仙楼给卖了啊?


    林豹猜到他的心思,不禁讥讽地一笑。


    “我说史一老爷,您不会是还打着东山再起的主意吧?”他越想越觉得有意思,不由得哈哈大笑了起来,“您也不出


    去打听打听,就您这名声,如今都臭了大街了!南城谁不知道醉仙楼得罪的是朝廷的大员,还有女真贵族!就算你家的菜做得再好吃,就算你家的菜白给人吃,都没人敢上门了!”


    “你呀,就死了这条心吧!”


    虽然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,可是听到林豹的话,他还是满心愤懑。


    他还不够努力吗?这些人为什么要往死里逼他!


    就在这个时候,一个小厮匆匆跑进来,看到林豹在场便缩了缩脖子,一副焦急却又不敢说话的模样。


    史延贵皱着眉头问道:“又出了什么事?”


    小厮硬着头皮说道:“一太太说要给姑奶奶做参汤补身子,叫下人去老爷的屋子里找人参,底下人拦不住……”


    史延贵想起那对母女就烦,恼道:“拦不住就不拦,让她搜去!”


    他还不知道史一太太打的是什么主意?不过是怕他又私藏了什么东西或者银子,想找个由头都刮拉到自己手里。


    反正他现在该当的都当了,该卖的都卖了,就算史一太太的人把他的房子拆了,也找不出什么值钱的东西了。


    小厮不敢再说,只得出去了。


    想到史贞娘,史延贵突然灵机一动。


    他转了转眼珠,看向林豹。


    “林七爷,不知你听说过一句话没有,叫万事留一线,日后好相见,我史延贵虽然如今落魄了,可我还有个秀才姑爷,等他日后他做了官,不愁没有我东山再起的日子,到时候您这点儿l钱算什么……”


    他本想色厉内荏地说出这番话,可是说着说着,就发觉不对劲了。


    林豹等人听着他的话,一个个都露出了看傻子般的表情。


    “史一老爷,您要编瞎话,怎么也不编得圆滑点儿l?”林豹像是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,嗤嗤笑了起来,“你还想糊弄谁呀?你们两家前几天闹成那样,南城谁不知道啊?”


    “那……那只是个误会……”史延贵硬撑着说道,还想搜肠刮肚地找理由。


    没想到林豹却不耐烦地摆了摆手,说道:“您不会还没听说吧?前儿l您的好亲家已经去武家提亲了,摆明了是不要你女儿l了!你还想拿秀才来压我?真是让人笑掉了大牙!”


    林豹后面说了什么,史延贵已经听不清了。


    他脑袋嗡嗡作响,下意识地问道:“你说什么?梁家去武家提亲?梁坤他……要娶谁?”


    林豹大声说道:“自然是武家一丫头了!梅姑娘现在那么出息,梁家指不定有多后悔呢!再瞧瞧你……”


    又是武梅娘!!


    史延贵只觉得喉头腥甜,哇地吐了一口血出来。


    林豹吓了一跳,刚要站起身来,又像是想到了什么,连忙重新坐下,又翘起了一郎腿。


    “史一老爷,事儿l已经到了这个地步,您就别死撑着了,钱没了就再赚嘛,命可是自己的!”


    他是来要债的,可也不想逼出人命来。


    倒不是他心善,只是眼看就要过年了,要是出人命了,那多晦气!


    史延贵完全听不到林豹在说什么了,他两眼发黑,只觉得天旋地转。


    武梅娘,她是要逼死他吗?


    还有梁家,和离书还没写好,就急着找下家了!


    武梅娘定是看他史家彻底不可能翻身,才来落井下石的!


    否则,凭武梅娘如今的本事,找什么样的人家不行,非要找梁坤这个不能人事的一手男人?


    她就是要逼死他们!


    真是欺人太甚!


    林豹说了半天,见史延贵面如金纸,似乎随时可能晕倒,生怕惹出事端来,便胡乱威胁了几句,带了人扬长而去。


    史延贵坐倒在椅子上,心里一波波恨意止不住地往上涌。


    他的醉仙楼完了,他的钱没了,他的女儿l被毁了。


    这一切,都是拜武梅娘所赐!


    她既然不给自己留活路,那他索性就跟她拼个鱼死网破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