猫和我小说网 > 百合耽美 > 庶长子[重生] > 41、和亲
    几日后,北凉使臣正式抵达汴京,皇帝命令六皇子负责接待事宜,待安顿妥当,再请旨觐见陛下。


    却没想到在这期间,出了件大事。


    原来,有使臣想要在这城内游览一番,又不想太过兴师动众,六皇子便带人去了自己的产业,觥筹交错丝竹悦耳也算尽兴。


    却没想到有人在隔壁包厢大放厥词,盛赞朝廷又暗骂北凉狼子野心,又说那北凉蛮夷“贪得无厌”,言语激烈,口吻轻蔑。


    这下可惹怒了来朝的使臣。


    而这人不是别人,正是他那位“父亲”的好儿子萧淮安。


    对此萧望舒颇为奇怪,的确,以他那位蠢弟弟的性格说出这些话并不奇怪,可他这位弟弟再蠢也知道使臣如今已在城内,哪里会有如此胆量在外头还如此大放厥词。


    还这么巧的正好撞到了使臣,若说这里没有阴谋萧望舒是不信的。


    又联想到他来京时的那几场刺杀,萧望舒心中已有所思量,只是不知道这一位幕后之人,这次是冲他来的,还是他那位“好父亲”来的。


    如今为了平息使臣怒火,萧淮安已被抓进大狱,他这话若是平日里是治不了罪的,可坏就坏在他撞到了使臣头上,只要使臣不松口,皇帝陛下若不想开战,便只能杀了他。


    想来他那位父亲怕是早就心急如焚了。


    待到早朝,使臣觐见。


    金銮殿上,北凉使臣呈上国书和礼单,态度看似恭顺,但言辞间隐隐带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强硬。


    他们盛赞了嫁入北凉的大公主谢辛夷(安平长公主)如何贤良淑德,深得大王敬爱,并已诞下健康的嫡子,如今母仪北凉。


    随后,却话锋一转,提出北凉大王的亲弟弟,一位功勋卓著的王爷,听闻天朝公主不仅身份尊贵,且才貌双全,心生仰慕,特请皇帝陛下恩准,再赐一位公主前往北凉为王爷侧妃,结秦晋之好,永固边疆和平。


    言语恳切且丝毫未提起前日有人不敬之事,可态度却很明显,若皇帝陛下这边不答应,便会立刻拿那人说事,即便是杀了萧淮安,也恐怕会有一战了。


    以陛下的性格无论答不答应使臣的请求,萧淮安几乎都是必死的。


    “陛下,臣以为使臣言论实在荒唐!求娶一位公主还不算,还要再求娶一位,甚至不是正妃!这是丝毫没把我中山国放在眼里啊!”


    开口的正是礼部尚书,他那位好父亲,看来这是坐不住了。


    当然他这话只是为了让使臣引出,那日他儿子顶撞使臣一事,到时他自有理由搪塞,并不让此事成为使臣拿捏陛下的把柄,这样萧淮安还有一线生机。


    可惜使臣并未接招,反而再次行礼道:


    “此行,北凉皇后有所交代,中山国陛下乃是她的父皇,我们不敢不敬,特奉上白银黄金各十箱,珠宝一盒,千里马10匹,美人两位以彰显北凉求娶中山公主诚意。”


    说着便有北梁使臣将东西抬了上来,使团最后,也走出了两位身着异域服饰身姿窈窕的美人,那美人身上裸露着大片白皙的皮肤,有不少老臣都直呼伤风败俗的扭过头去。


    不过正如北凉使臣所说,这两位美人,容貌的确出众。


    至少萧望舒看的分明,那高台之上的皇帝陛下是真的动心了的。


    只是,萧望舒不动声色的看了一下站在左侧队伍最前列的六皇子殿下,这位六皇子殿下向来爱表现他同他皇姐感情深厚的人设,今日眼瞅使臣都要求娶公主了,他怎么一言不发?


    “此事事关重大,还请使臣在驿站歇息几天,待使臣返回北凉,朕定会给使臣一个答复。今日先退朝吧!”


    说罢由太监高喊众大臣跪拜退朝。


    下了早朝萧望舒却未离开皇宫,自然是陛下留了几位大臣在内阁商议公主和亲一事。


    内阁内,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。


    皇帝面色铁青,将手中的茶盏重重掼在御案上,发出刺耳的声响。他指着跪在地上的礼部尚书萧景山,怒斥道:


    “萧景山!你看看你养的好儿子!平日里斗鸡走马、不学无术也就罢了,如今竟敢在使臣面前口出狂言,授人以柄!你是嫌朕的麻烦还不够多吗?!”


    萧景山伏在地上,冷汗涔涔,连声请罪道:


    “臣教子无方,罪该万死!请陛下息怒!”


    陛下余怒未消,刚想继续发作却瞥到一旁芝兰玉树,气度翩翩的萧望舒,似乎才想起他的这位新晋宠臣,亦是萧景山的儿子,于是到嘴边的更加难听了话被他咽了下去,只是重重哼了一声,再一拂袖道:


    “息怒!如今北凉人拿着你儿子的错逼朕嫁女,你让朕如何息怒?!你说!现在要怎么办!”


    跪在地上的萧景山自然叫苦不迭,他能有什么办法,开战?可年前南蜀一事,大将军已开拔至诸县镇守边疆,不说调兵,要耗费多少时间,便是这路上的粮草也是个问题。


    如今国库空虚,万不可开战了,况且还要防着南蜀,一旦调兵之后南蜀来犯,其结果亦不是他能承担的。


    可是让他眼睁睁的看着他儿子成为被推出去平息北凉怒火的牺牲品,他不甘心,他再次叩首道:


    “陛下,北凉狼子野心,又怎能通过和亲就满足,此次求娶公主是假,想要通过中山国开战才是真!若此次妥协,他们必定会觉得中山国软弱可欺,日后……”


    “日后?!还说日后,先过了这关再说吧!”


    不耐烦的打断对方,对于萧景山的话,皇帝不置可否,他不在乎大臣儿子命,若真能通过这人的命换一时的太平,他是肯定愿意,只是这话不能他说,他目光转向四皇子:


    “老四,你说!”


    忽然被点名,谢靖嵘吓了一跳,不过来之前姚策就给他分析了其中利弊,他自然有一套话术。


    “父皇,大皇姐在北凉已经诞下嫡子,如今地位稳固,此次求娶想来或许有思家心切的缘故,有大皇姐在,公主即便去了也受不了什么委屈。


    如今我中山国国库空虚,实在不宜开战,若有一位公主能换取百年和平,让我朝修身养息也未尝不可。日后,若大皇姐之子登基,这北凉与中山关系定更为牢固。”


    他话语中虽未点名公主是谁,可如今这位陛下只剩一位公主,那便是端阳公主,因此众人心里明白,此次和亲非端阳公主不可。


    只是,四皇子不知,皇帝陛下心中却并不想和亲。一是毕竟是他从小看着长大又十分疼爱的女儿,二是他对柳贵妃早有承诺,绝不让端阳和亲。何况此次使团给的还是一个区区侧妃之位,他如何能让端阳受委屈。


    于是皇帝只是沉默不语。


    殿内一时陷入僵局。


    这时,六皇子谢永衡却突然上前一步,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:


    “父皇,四哥言之有理。只是,”


    他故意停顿片刻,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才开口道,


    “只是北凉所求不过是公主的名分,以儿臣之见,未必非得是陛下亲生,不如选一位宗亲女子或大臣之女,封为公主前往北凉和亲,也是莫大的殊荣。至于人选。”


    他轻笑一声没有开口,只是最后的视线落在了在他旁边跪着的萧景山头上,众人的视线亦随他落到萧景山身上。


    他这主意当真是圆滑极了,一来附和了四皇子,又巧妙的将人选引上了宗室女,他皇姐自然不必前往和亲,二来把祸水引向萧景山,也不得罪其他大臣,毕竟这祸就是萧景山的儿子闯的,最关键的是皇帝陛下满意。


    而跪在地上的萧景山也是个人精听到六皇子这样说,他一抬头就又对上众人的视线,哪里还有不明白的,他只觉得有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天灵盖。


    这是要他做出一个抉择。


    选女儿还是儿子。


    一边是闯下弥天大祸的儿子,一边是自幼疼爱、乖巧可人的女儿嫣然……答案似乎很明显。


    或许过了数秒,或许只有一瞬间,萧景山额上青筋跳动,有汗水顺着额尖落下。


    最终,对家族香火、对儿子的偏爱,以及眼前的危局压倒了一切。他重重叩首,声音干涩嘶哑:


    “陛下……臣……臣之幼女嫣然,年方十六,性情温婉……若陛下不弃,愿……愿听凭陛下安排!”


    此言一出,殿内几人神色各异。皇帝面色稍霁,似乎觉得这是个不错的解决办法。四皇子微微皱眉,但并未反对。六皇子嘴角勾起一丝几不可查的冷笑。


    萧望舒站在一旁,将这一切尽收眼底,心中冰冷一片。


    六皇子当真是极好的手段,从利用萧淮安闯祸,到引导和亲一事,最终目标竟是逼迫萧家献出萧嫣然!如今他一方面讨好了陛下,还离间了四皇子同萧景山关系,除掉了四皇子派系的一员大将,连他皇姐也不必前往北凉和亲,当称一箭三雕。


    关键是在此之间六皇子同他没有半分交流,显然已不再信任他,此局未必没有给他下马威,警告他的意思。


    散议后,萧望舒故意放缓脚步,与六皇子并行了一段。


    “殿下好算计。”萧望舒声音平淡。


    六皇子侧头看他,笑容依旧和煦如春风:


    “望舒在说什么?本王只是为父皇分忧罢了。倒是令弟……唉,年轻人未免气盛了些。不过令妹若能为国分忧,也是一桩美事,萧大人想必也能将功折罪了。”


    话语里的威胁和得意毫不掩饰。萧望舒心中冷笑,面上却不动声色:


    “但愿如此。只是北凉人心叵测,但愿殿下此举真能换来和平才好。”


    “自然。”


    六皇子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,转身离去。


    望着六皇子离去的背影,萧望舒心情沉重,他虽不喜萧家人但对这个妹妹的感情却向来复杂,况且此事嫣然称得上一句无妄之灾。


    此事必有转圜的余地,关键在于大公主身上,只是在那之前他要问问嫣然的意思。


    他即刻出宫赶往萧府,再次站到萧府门口,称得上一句物是人非,这次下人不敢拦他,一人领着他前往书房,一人跑着去通传禀报。


    赶过来的萧景山脸色不算好,甚至话语里都带着怒气。


    “你来做什么,这里不欢迎你!”


    “萧大人,莫怪我没提醒你,如今你我同在朝为官,品阶不分上下,只刚才那话我便可参你一本。”


    下人不敢怠慢早早给他上了好茶,萧望舒却没喝只放在旁边冒着热气。


    胸膛上下起伏,萧景山竟生生忍住了怒气,强忍着坐下,露出个有些恐怖的笑来。


    “大人有何事?如今萧府还有家事,实在没有时间招待您。”


    于是萧望舒也没了半分脾气,只生硬道:


    “我是来见嫣然的,和亲一事或许有所转圜。”


    见他如此说,萧景山也平静下来,只是眼神中透着疑惑,犹豫片刻还是应了下来。


    见到嫣然时,她仍旧一袭粉衣,正坐在窗边默默垂泪,头上的蝴蝶随着她抽泣的动作摆动,栩栩如生。


    看见他来,慌忙擦干眼泪强颜欢笑道:


    “大哥,你来啦。”


    心中微瑟萧望舒忍不住直言道:


    “嫣然,和亲之事并非定局,你若不愿,大哥会想办法。”


    可出乎意料的是萧嫣然摇了摇头,她眼角的泪迹还未擦干,整个小脸还红彤彤的,偏目光坚定:


    “大哥,我知道你好意。但父亲已经决定了,用我换淮安……这是眼下最好的办法了。我……我愿意去的。”她顿了顿,又抽泣几声才道:


    “大哥,你在朝中不易,不必为了我……再得罪父亲和陛下了。”


    “嫣然你当真想清楚了,和亲不是儿戏,那偏远之地比不得汴京繁华,况又离此地甚远,你如何适应的了。”


    听见嫣然如此说萧望舒又怎肯放嫣然去那苦寒之地,便再次劝道。


    却没想到这次萧嫣然竟捂住了耳朵摇了摇头,声音固执道:


    “大哥你不必再劝,父亲对我有养育之恩,淮安平日对我甚好,我是愿意的,你也不必再费心了。”


    等萧望舒回到自己,天色已暗,他说不出自己是什么样的心情,只是大抵是有些难受的。


    进了府内却发现卧室亮着灯,只一眼,萧望舒便知道殿下来了,他从未有这样急切过,三步并作两步推门进入了卧室。


    殿下果然早在室内等他,那盏昏黄的烛火将殿下的影子拉的很长,他半只手支在榻上的茶几,一只手捧着本书,似乎被他的动静吓了一跳,见是他连眉眼都弯了两三个弧度。


    “怎么慌慌张张的。”


    带着笑意伸手招呼萧望舒过去,迎接谢玄晖的便是一个带着些许凉意的怀抱。


    几乎瞬间太子殿下便察觉到了萧望舒的情绪,他眼神带着狠厉道:


    “你那妹妹又让你生气了?!”


    没有说话,萧望舒只是把太子殿下抱的更紧了些,殿下似乎刚洗了澡,发间还带着沐浴后特有的香气。


    “殿下。”


    他忽然开口唤道。


    “嗯?”


    将手环抱在萧望舒的腰间,谢玄晖很是享受这个拥抱,他甚至有些得意,连尾音都带着不自觉的雀跃与上扬。


    “臣心甚悦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