猫和我小说网 > 青春校园 > 大明一家人 > 17、土法炼铁
    赵鸣觉得,他要是跟内阁六部那帮老家伙搞权斗,那真是落入圈套了。


    谁玩的过他们啊,他又不是朱厚熜。


    这些时日,张宛和赵小照也不在,他只能翻出藏起来的《明史》,摸黑补课,简直是临死抱佛脚。


    在这个大明材料学的领域,他如果说自己是第二,那保管没人敢称自己第一。


    冶金也是属于材料,反正这些炼丹炼金化学医学都有相通之处,如今就把它们给一锅炖了。


    当然,古代的炼铁技术也不差,并且一直在发展。


    秦汉时期,冶铁业就是最重要的手工业。


    汉代的百炼钢,隋唐灌钢法,明朝的苏钢法都是生产技术的革新。


    赵鸣叹气:“老子也没想到,学材料居然真的要来炼钢,早知道干脆直接学冶金算了。”


    不过,就算是学冶金的也是进钢厂,可不是造钢厂啊。


    工业化社会,大家都只是一颗螺丝钉而已。


    开飞机的是开飞机的,修飞机的是修飞机的,造飞机的是造飞机的。


    “材料毁一生,冶金穷三代”。


    还不是因为国内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放缓,土木不行,他们也不行啊。


    “这下可好了。”赵鸣喜极而泣,“这可是来到了基建的一片蓝海啊。”


    天地广阔,大有可为。


    以后内阁要是给他讲政治,他就给他们讲炼丹炼铁。


    主打一个你说你的、我说我的,驴头不对马嘴。


    他指给张宛看:“现在的苏钢法其实也是高炉冶金,以木炭为燃料。”


    因为于江苏地区诞生所以被称为苏钢法。


    具体操作流程为,在炉口以火钳夹住生铁板,使之熔化后流入火炉熟铁中不断翻动,就可以得到成分均匀而杂质少的钢材。


    洪武期间官办厂产铁量为9200吨,宣德年间民间为1.3万吨,嘉靖年间4.5万吨。


    “我研究过了,现在成规模的铁厂中,一般通过大风箱辅助,将大量高炉炼出的生铁铁水直接流入炒钢池子,通过铁棒炒熟铁,木棒炒高碳钢……”


    这已经是一套接近现代工业炼铁的固定流程了。


    所以,在工业革命之前,中国冶铁工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与欧洲相比并不逊色,算是各领风骚。


    赵鸣摩拳擦掌:“总算能找点儿正经事儿干了。”


    不过,想要炼铁,光有小高炉还不够,还得有焦炭。


    不然炼出来的铁杂质太高、含硫含磷量也高,性能差、力学性能不达标。


    “等等,你!”


    张宛突然叫了一声,只见他头上也冒出了一连串的+1,跟之前赵小照头上的一模一样。


    果然,不只是小兔崽子有任务的,他们也有。


    也是,总不能天天陪太子读书吧。


    赵鸣尖叫一声,立刻尝试着进入自己的仓库。


    张宛想都不用想,就见他拿出一瓶1升的可乐来,一下子喝了个干净。


    “别这么急,小心呛死了。”张宛无语,“没人和你抢。”


    两块五的冰可乐,第一口就值两块。


    但剩下的五毛也不能浪费了,赵鸣结结实实打了个饱嗝。


    “那我的任务是什么?”


    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吧。


    张宛皱着眉说:“你俩都有正经事了,那我呢?”


    ——我干啥啊?


    ——我难道就是个奶妈吗?


    想来,他们刚穿过来的时候都是要躺平的,现在这一个两个的都卷起来了。


    不过她不急,该来的总会来的。


    若是不来,那更好。


    她拍了拍赵鸣的肩:“好好干。”


    赵鸣又喊来李广,吩咐了几句。


    他们今日的主要任务还是张家那两个小王八蛋。


    其实论作恶,在京城他们也不是最厉害的。更嚣张更跋扈的也不是没有。


    比如兵部尚书马文升,他的儿子马玠也是骄奢淫逸,横行乡里,还指使家人打死无辜平民。


    朱佑樘的叔叔、徽王朱见沛亲自报到朝廷,要求严厉惩处。


    朱见沛这人虽然爱钱,但作为亲王人还可以,没什么失德之处。


    而马玠,就算他爹是兵部尚书,他也就是一个平民。一个平头老百姓需要亲王实名举报,可见他后台硬到什么程度。


    结果,还不是不了了之。


    柿子要拣软的捏,反正他俩留着也没什么用了。


    *


    今日的宫宴,除了张家兄弟,还另有一些勋贵。


    自从土木堡之后,这大明剩下来的武将勋贵们算是不中用了。


    多亏朱见深手腕厉害,才能够牢牢掌控权力不放。


    可惜朱佑樘没有他老爹的本事,也难怪他爹不待见他。


    虽然勋贵们没啥子用处了,吃喝玩乐、招摇是非却是一把好手。


    其实明朝的皇帝虽然爱好众多,但大部分还是属于比较有情义的。


    不像老刘家,简直是祖传的刻薄基因,小心眼、爱记仇、面狠心黑、冷血无情。


    那些宗室勋贵,但凡没用、有一个算一个早给你收拾的干干净净的了。


    但正是这种人,才是冰冷的政治机器。


    赵鸣和张宛虽然从前只是再普通不过的人,但也见过权力的样子。


    既然今天要敲山震虎,索性把他们也带上。


    告诉他们——再不收敛,下一个打的半死的就是你们了!


    张鹤龄在宫里大喇喇坐下,左顾右盼说:“姐,太子呢?”


    “他等会儿到。”


    张宛已经让李广去接人,不过得等他下课才成。


    她斜睨了这俩狗东西一眼:“在宫里,放规矩点。”


    张父好歹是秀才,怎么生了这俩玩意儿。


    张家兄弟仿佛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,齐齐笑出声来。


    要不是等会儿还有戏,张宛简直想一人甩一个巴掌。


    ——你俩别嚣张,等会儿有人收拾你们。


    “有人弹劾你们在外放贷,这事有吗?”


    “放贷怎么了。”


    张鹤龄说这话时候的语气,简直和说“天气天气不错”一模一样。


    “还怎么了……”张宛黑着脸,“朝廷三令五申,官员……”


    自然,无论金融业如何发展,民间借贷都不可能消失。


    谁都有缺钱的时候,有时候也是没法子。


    只要不是太过分,民不举官不究、睁只眼闭只眼算了。


    可官员放贷,还是皇亲国戚,怎么、短你吃了、还是短你穿了,你就这么掉钱眼里了?


    《大明律》——“凡私放钱债及典当财物,每月取利并不得过三分,年月虽多,不过一本一利。违者笞四十,以余利计赃,重者坐赃论罪,杖一百。”


    “姐。”张延龄不耐烦地说,“不就那点子钱么,我们也不放在眼里的。”


    张鹤龄居然说:“哪个不要命的,居然谁敢说咱们家的人,简直是活腻了!”


    张延龄附和:“让陛下把他赶出京城,一辈子也不准回来。”


    方才,张宛差点以为他们会说——“让皇帝把那家伙杀了……”


    看来他们也知道皇帝是个好心的,不轻易打开杀戒。


    “一定又是那群言官,御史?不对,那就是六科给事中?”


    “区区一个七品芝麻官,我们可是侯爵人家。”


    张宛冷笑,人家虽然是七品,但皇帝都敢骂,还骂不了你们俩搞裙带关系上位的?


    确实,张鹤龄和张延龄不是什么好东西。


    可那这些王公贵戚,十有八九都是这个德性,大概皇帝也不觉得如何吧。


    可她难免要带入一下那些平头老百姓,只觉得这些家伙面目可憎。


    ……


    宫宴开始之前,赵小照也来了。


    宫人给他换上华丽的衣饰,赵小照奇怪问:“妈妈,这……”


    “这是迪士尼。”张宛说,“角色扮演,你这次演一个王子。”


    等换好衣服,她走到儿子面前,坐下来认真说:“先生这几日都教你什么了?”


    赵小照学得快、过目不忘,索性但忘得也快,是鱼七秒钟的记忆。


    就是不知道知识如流星一般划过他的脑子,有没有留下些许的痕迹,至少也得砸个坑吧。


    “什么都不记得了。”


    行吧。


    “那天,我们和何婶子去吃鲜鱼面,还记得吗?”


    赵小照诚实说:“不记得了。”


    “怎么这么快就忘了。”张宛杵他脑门,“就那个漂亮小姐姐,你还英雄救美来着。”


    “哦。”赵小照眼前一亮,“是她啊。”


    “不是让你记她,那日欺负她和他爹的坏蛋,你若遇到了,怎么办?”


    赵小照挥拳:“打一顿。”


    张宛挑眉:“你亲自打?”


    赵小照点头:“当然。”


    行吧,就是你这小拳拳,大概是没什么杀伤力的。